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剥啄(zhuó) 趿拉(tā) 解数(jiě) 蹑手蹑脚(niè) B.鬈发(juǎn) 勋绶(shòu) 攒钱(zǎn) 忧心忡忡(chōnɡ) C.不啻(chì) 偌大(ruò) 驯服(xùn) 舐犊情深(shì) D.踯躅(zhí) 戏谑(xuè) 脸颊(jiá)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诋毁 游弋 厮杀 奇遇叠出 B.蹩脚 赝品 冒然 寡廉鲜耻 C.嘻戏 禀赋 摩挲 常年累月 D.痉挛 孱弱 安详 名副其实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素芭的这双眼睛里,我们看出了那 不住的热情和渴望、忧郁和伤感。 ②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 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③要想理解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我们看一下“小说”这个词汇在英语里的表述,即刻就会产生 之感。 A.掩盖 安贫乐道 恍然大悟 B.掩饰 安贫若素 恍然大悟 C.掩饰 安贫若素 豁然开朗 D.掩盖 安贫乐道 豁然开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贪官们在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趟惯了浑水,很快就厚颜无耻了。 B.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C.我的好友考上了北京大学,这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我要努力,向他学习。 D.作为90后,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竟然是一种迂腐做法。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B.有关灾难预防知识的普及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在我国极为缺乏,民众的防灾意识低、自救能力弱显然与相应的社会教育太少有关。 C.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 D.政府机构编制“减副”不仅牵涉要减掉的干部们的利益,甚至会关系到上级对干部的“承诺”,很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 6.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志贺直哉,日本文学史“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的意志。 C.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D.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构思奇特,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B.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敛费财以送其行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 B.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项王瞋目而叱之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C.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1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景公饮酒,陈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浮晏子。”公曰:“何故也?”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①,而驾驽马以朝,是隐君之赐也。”公曰:“诺。” 酌者奉觞而进之,曰:“君命浮子。”晏子曰:“何故也?”陈桓子曰:“君赐之卿位,以尊其身,宠之百万,以富其家。群臣之爵莫尊于子,禄莫厚于子。今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则是隐君之赐也,故浮子。”晏子避席曰:“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公曰:“辞然后饮。”晏子曰:“君赐卿位,以显其身,婴不敢为显受也,为行君令也;宠之百万,以富其家,婴不敢为富受也,为通君赐也。臣闻古之贤君,臣有受厚赐而不顾其国者,则过之;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君之内隶②,臣之父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者,此臣之罪也;君之外隶,臣之所职,若有播亡在于四方者,此臣之罪也;兵革不完,战车不修,此臣之罪也。若夫敝车驽马以朝主者,非臣之罪也。且臣以君之赐,臣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之党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国之简士待臣而后举火者数百家。如此,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公曰:“善。为我浮桓子也。” (刘向《说苑•臣术》) 【注】①缁布之衣,黑色粗麻布做的衣服;麋鹿之裘,古代贫民穿麋鹿皮衣御寒;栈轸之车,白木构造,不加装饰,是贫士的乘车。②内隶,内臣。外隶,外臣。 1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酌者奉觞而进之,曰:“君命浮子。” 浮:罚(酒)。 B.则是隐君之赐也,故浮子 隐:隐瞒。 C.君赐之卿位,以尊其身 尊:尊敬。 D.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 过:责备。 1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群臣之爵莫尊于子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若有离散在于野鄙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D.臣有受厚赐而不顾其国族,则过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故(浮之)也 B.君赐之(以)卿位 C.为(之)行君令也 D.(卿)为我浮桓子也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没有“隐君之赐”,而且“彰君之赐”。 B.晏子能以“辞”使景公由“浮晏子”到“浮桓子”,表明其擅辞令且报复有术。 C.晏子的言行,表明了他是一个心系君王,明于职守,简朴守礼的贤臣。 D.景公听晏子一言而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可见他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君主。 1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 (2)兵革不完,战车不修,此臣之罪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6—17题。(6分) 江上早秋① (明)袁 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②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四十岁,人到中年,时局动荡,战乱绵绵。②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其中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16.这首诗抒写作者的亲历,读着悲从中来。请指出“悲”的具体内容。(3分) 17.简要赏析第四联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3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 (1) , 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5)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6)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阁夜》) (7)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