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江苏省江都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叶永烈:总共有200多幅,许多都将是首次与公众见面。比如钱老小时候穿长袍马褂的照片,还有钱老自己的摄影作品。画传中收集了他早年拍摄的照片,有在美国拍摄的风景照,还有记录杭州弄堂里普通人家的照片。最珍贵的是钱老的一张自拍像,他打了主光、逆光、辅光,非常专业。
    晶报:关于钱学森的传记以前也出过不少,您觉得相比之下,自己的这本书有什么不同?
    叶永烈:前面已经说 过,这本《钱学森画传》,是特别献给年轻人的,想让他们能一口气读完,让“80后”、“90后”们了解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的归国坎坷路,“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的共和国是怎么走过来的。因为我发现很多年轻人都知道钱学森的名字,但并不清楚钱学森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只知道他是大科学家。更重要的是,由于钱学森本人很少谈及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关于他的讹传随之流传,其中不少是“真名人,假故事”。因此,我在写作本书时还不得不担负起“考证”史实的任务。
    晶报:可以举例说明吗?
    叶永烈:比如,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说,钱学森是搞原子弹的,其实,他不是核专家,而是火箭专家、导弹专家。核导弹中,他提供的是导弹部分,核研究是钱三强、邓稼先搞的。钱学森很伟大,但并不表示不是他的贡献硬要往他身上拉。
    说到“考证”,钱学森还曾告诉我,“航天”一词是他首创。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还提出了“航宇”一词,也就是“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今,如果说“航宇”一词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点陌生的话,“航天”一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晶报: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钱学森是中国的“航天之父”。
    叶永烈:但钱老对“航天之父”这个名词一直是反对的,他常常说,“导弹研制成功是集体的力量,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办到的,千万不要称我‘之父’。”我的这本书中也没有“火箭之父”、“导弹之父”之类颂扬性的称谓。
    晶报:30年的交往中 ,钱学森除了是一个大科学家,还给您留下了哪些印象?
    叶永烈:钱学森不纯粹是一个科学家,他的学识非常广博,是金字塔似的知识结构,知识底座非常宽,除了在火箭方面的卓越成就,他晚年在建筑、园林等方面也有所研究,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记得钱老喜爱用白纸写作,书写得工工整整,行距留白间,就如同画过线一样整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美国生活了20年,但回国后,在正式场合演讲,从来不讲英文,全使用中文。当然,别以为科学家都很严肃,其实,钱学森是一个非常爱开玩笑的人,他的兴趣也非常广泛,喜欢摄影,会吹小号,会画画。 (本文有删改)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永烈写作这本《钱学森画传》,是缘于结识钱学森已久,并且多次访问他,熟悉钱学森的生平。
    B.在《钱学森画传》中,叶永烈一方面用大量照片展现一个真实的钱学森,另一方面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钱学森在“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方面所做的科学贡献。
    C.通过这本《钱学森画传》,我们可以了解钱学森的百年人生,更了解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和祖国发展的艰苦历程。
    D.钱学森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他还提出了“航宇”一词,也就是“星际航行”,可以看到他思想的前瞻性。
    16.《钱学森画传》是如何体现钱学森的平实可信的?(6分)
    17.从文章看,作为“90后”的我们可以从钱老这位大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启示?(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以“找个自己的位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 文 附 加 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圣俞尝谓予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节选自《六一诗话》)
    19.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六处)。(6分)
    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20.《六一诗话》的作者是 ,号 。(2分)
    21.这段文字提出了诗歌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哪两条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述,不超过20个字)(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 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C.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
    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3.简答题(10分)
    (1)有很多成语源自《三国演义》,请写出下面成语所涉及的人物。
    1.乐不思蜀 ( ) 2. 羽扇纶巾 ( )3.望梅止渴( ) 4.才高八斗( )5.吴下阿蒙 ( )
    (2)晴雯和袭人同是《红楼梦》中非常出色的艺术形象。请简要概括两人性格特征。(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藏根草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打从它的身边走过,倏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春藤么?长春藤没有它这样的绰约;
    是短牵牛么?牵牛花没有它那样的旖旎;
    是灵芝牡丹?铁骨凌霄?飞燕草?金银花?让人认不出,更又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柔弱的小草,是怎样活下来的?它的根又会藏到哪里?
    守庙的老人来了。
    他告诉我们,这些藏根的小草是首乌。
    他告诉我们,这青山古刹,有个生生不息的“感应泉”,泉水流到哪儿,哪儿便可寻到首乌家庭的绿色庄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 以让白发人萌生一头乌亮的美发,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梦。
    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寻不到了。那些贪婪的采药人,寻求的是它生命的老根。它躲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也只好 收起根来,藏进这古堡似的石头缝里,扒不得这座万佛阁,休想再夺它的根……
    有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请问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还有那个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摘自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24.“藏根草”就是“首乌”,作者为何不直言其名?(4分)
    25.本文主要写藏根草,却多次写到万佛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分)
    26.作者问藏根的小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请根据原文,推断概括小草所写下的“一笔”的具体内容。(6分)
    [
    参考答案
    扶着她清洗。吃饭时,童贤母一定拿着汤匙或筷子亲自喂她,长久如此,从不懈怠,
    童贤母聪明能干,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筹划得都有条有理。不久童家慢慢兴盛起来,等到童处士去世后,每个儿子长大了,娶妻生孙,全部听从童贤母的教诲。于是一家人和睦相处,一起吃饭,不分家过日子。家庭之间,收入支出有规矩,长幼有序,对待别人有恩惠,对待宾客有礼节,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童贤母:
    先前,元朝末年,政治昏暗,社会动荡。大户人家都用资财结交官吏,应该交纳的租税,让租种自已田地的人代交,里长借此而获取好处。每亩田地征收四升米,佃民因此贫困不堪。正好赶上童贤母家里的人做里长,于是童贤母催民交纳租税,让减去一半,不够的宁愿拿出自己的粮食代交。乡里的贫困老弱的人家依靠这而不至于生活困顿。明朝洪武初年,宁海以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回答此题要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去思考:内容上必须联系本文的中心、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达效果上既要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也要考虑引用本身的效果,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13.在文人雅士眼中,“菊”通常具有清高隐逸、不畏严寒、敢于独艳的特征(3分,每点1分);
    “小镇”所赋予菊花的“新意”是:菊体入俗而为食品,菊魂升雅而为神品(1分);改写了菊傲然独放的景致,构成了“百花共处,交相辉印”的和谐景象(2分)。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14.①意在追求花与花同时而放,人与人和睦相处,努力实现“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安康”的社会目标(3分)。
    ②借小榄镇菊与众人同乐,与百花共处,表达一种“高尚其志,教育博客淡然不厌”的人生志向与追求(3分)。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21.①立意新颖,语言简练(“意新语工”);(1分) ②既要传神,又要含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 E(E“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23.(1)刘禅 诸葛亮 曹操 曹子建 吕蒙
    (2)晴雯:性格刚烈,率真尖刻,疾恶如仇,虽身为奴婢,却从不自轻自贱。她美丽纯洁,心灵手巧。(3分)
    袭人:温柔和顺,阴柔带有世故,言谈举止非常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她从第三回就开始正式出场,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2分)[来源:学|科|网]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4.(4分)层层设问,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其风姿与内涵。
    25.(5分)为藏根草提供生存的环境,用万佛阁烘托藏根草,突出藏根草不甘于寂寞的精神。
    26.(6分)①不管受到什么摧残,都不屈服。
    ②不管生存多么艰难,都要顽强地生活下去,并向世人贡献自己生命的绿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