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银川一中09-10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银川一中09-10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6=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3分)( )
    A.蹊跷(qī) 偌大 (nuò) 狡黠(jié) 怦然心动(pēng)
    B.愧怍(zuò) 拜谒 (yè) 轮埠(bù) 差强人意(chā)
    C.埋怨 (mán) 仓颉(jí) 亘古(gèn) 安土重迁(chóng)
    D.薄荷(bó) 纤尘(xiān) 羯鼓(jié) 长歌当哭(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端详 急躁 安帮定国 望文生意
    B.告磬 雾霭 三番五次 树之高阁
    C.寒暄 璀灿 不情之请 谈笑风声
    D.嗔怪 料峭 皇天后土 锄强扶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应当说,积分垫底的斯洛伐克队本场比赛完全没有包袱,他们哀兵必胜,放手一搏,竟然把卫冕冠军拉下了马。
    B.有人预言,随着3D电影《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在全球的热映,3D电影将如明日黄花,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上大放光彩。
    C.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D.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世博会必将对中国,特别是对上海的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B.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C.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D.针对麦当劳餐厅制售的麦乐鸡是否超标添加了两种化学物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还有待对麦当劳麦乐鸡相关产品进行监测。
    5.下列文学作品、文体、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围 城》——小说——钱钟书
    B.《道士塔》——散文——余秋雨
    C.《四世同堂》——小说——巴金
    D.《灯下漫笔》——杂文——鲁迅
    6.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
    (2)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3)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
    (4)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A.(2)(4)(1)(3) B.(3)(1)(4)(2) C.(4)(2)(1)(3) D.(3)(2)(1)(4)
    二、文言文阅读(3×3=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张骞使西域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时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1)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2)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驿,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弥、于田。于田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 (节选自《史记•大宛列传》)
    注释:扜(yū)弥:我国古代西域国名。古址在今新疆于田县。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河注中国 注:流入,灌入
    B.道必更匈奴中 更:经过,经历
    C.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 田:种植
    D.殊无报胡之心 报:报答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张骞出使西域成功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②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③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 ④然骞持汉节不失
    ⑤遣骞,为发导驿,抵康居 ⑥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宛帮助张骞,主要是看中汉朝的财物;张骞为取得大宛的支持,也作以相应的许诺。
    B.先前匈奴降者都说月氏人时常仇恨匈奴,却无人与他们共击匈奴,当时汉朝正打算灭掉匈奴,听了这些话就想派使者和月氏国相通。这便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缘由。
    C.张骞由于个人的人格魅力,得到西域官民的尊敬和信任,因而成为中、西(西域)友好合作的使者。
    D.本文记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情况。他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历尽艰险,两次被匈奴单于扣留,最终与胡妻及堂邑父都死在塞外,尸体被运回大汉。
    三、文言文翻译(12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3分)
    (2)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3分)
    11.必修教材名篇名句翻译(6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孟子《劝学》)(3分)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宋)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反映时间是怎样具体变化的?(4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孟子《鱼我所欲也》
    (3)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六、文学作品分析理解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17题。(共21分)
    夜游者
    李雪峰
    ①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匆匆忙忙吃过了晚饭便熄灯睡觉,一盏盏晕黄的灯很快就接二连三地熄灭了。夜幕上银钉似的星粒显得越来越稠,越来越亮。只几支烟的工夫,村庄便沉进那寂寂的梦中去了。这时还没有彻底睡熟的,只有村庄里那几只余兴未尽的狗。它们把耳朵贴在地上,谛听从大地深处传来的更远的声音,些许的风吹草动,些许的云影飘移,它们就会狂叫起来。狗叫声飘出村巷,飘到庄外冥寂的田野里,瞬间便被夜色给湮灭得无声无息了。
    ②在给村庄看青的夜里,我喜欢提着长长的手电筒在庄里庄外踢踢踏踏地走来走去。在月光如水的深夜,在村庄外的野地里,或者在村头的大路上,我常常和一两个孤独的老人不期而遇。他们有的抄着手佝偻着腰身在夜晚里踟蹰而行;有的满腹心事的一个人拖着蹒跚的瘦弱影子,缓缓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遇到过村南大柳树下的四大爷,他总是在庄北的山脚旁晃荡,老迈瘦弱的身子甚至踏不出一丁点儿脚步声。还有那白发稀疏、一脸苍凉的六根爷,他总是在庄南的坟地旁,有时停下来抬头呆呆地仰望头顶的星星或月亮,有时轻轻地长叹几声或者轻轻地咳嗽。
    ③我想不明白这些老人为甚么喜欢这样一夜一夜地晃荡,但我却并不打扰他们,只是蹲在守青的窝棚里,忍不住一个人反复地揣度:他们如此寂寞地在村庄里夜游,是在怀想曾经的年轻时光,还是在搜寻已逝岁月的影子?是人生暮年的一种不甘,还是灵魂对短暂生命的一种挣扎?是对自己以往生活场景的一种追溯,还是对流年碎影的一种拣拾?……
    ④生命的苍凉让我对夜晚深处形影相吊的蹒跚充满了怜悯。我知道,在所有的村庄里,在所有村庄冥寂空旷的深夜里,都有这样的老人在默默地夜游。他们在这村庄四周的田野里劳作了一辈子,生活了一辈子。他们曾经在这村庄里朗声大笑或者破声嚎啕过,也曾经在村庄里主宰过卑微过或屈服过,但一切都离他们远去了。他们曾经嗵嗵作响吓得鸡飞狗跳的脚步,现在甚至吓不息那些草丛中叽叽的虫鸣;他们曾经虎虎生生的腰板,现在甚至挟不动夜晚里的一丝微风。他们像一滴即将被泥土涸干的露珠,像一声转瞬就被冥寂消散的无奈叹息,除了在这空旷无人的深夜一个人静静地怀想,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⑤然而,直到有一天夜晚,当我满腹心事下楼去街上散步时,我才蓦然清楚—— 夜游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寂寞啊。他们的前边,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他们的身旁,是他们春种秋收了一辈子的小路和田塍;吹拂他们的,是他们熟稔了一辈子的乡野夜风。村庄、田野、山岗、河流,不但是他们细细咀嚼与回想的真实与熟悉的场景,而且是属于他们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月亮、星星、流萤、虫鸣,一直都是他们苍老心灵中永恒的生命天幕。
    ⑥而我们呢?浮萍一样被生活的风左右着,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从一个街道到另一个街道,甚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块大陆到另一块遥远的大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拥有月夜里神定气闲地静静踱游,也不清楚有多少人还能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村庄,甚至不清楚还有多少人能让自己的思绪穿过小区、越过街道、飞过城市,在山野泥土间默默地踌躇。
    ⑦但我一直梦想着。
    14.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全文以“我”为线索,写我对夜游者认识的转变过程,由不理解到同情怜悯再到理解他们的幸福。
    B.作品描写了乡村大自然质朴、和谐、宁静、美好的景色,与夜深孤独游荡的老人寂寞的身影恰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C.李雪峰的散文的长处在于善于营造一种质朴而美好的乡村氛围,文中总是洋溢着一种亲切而甜蜜的田园诗意蕴藉之美。
    D.作者在第六段告诉读者,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他们的灵魂是空虚的,生活是居无定所的,比起那些在乡村的深夜,在旷野坟地孤独游荡的“幸福”的“寂寞”的老人,城里的人们,才是真正的灵魂无依的可怜虫。
    E.作品的深层内涵在于:乡村尽管是纯朴、宁静和诗意的,却又是贫困、落后甚至痛苦的。远离乡村,融入城市繁荣、发展的轨道之中,才能享受到真正美好的生活。
    15.文章写到了夜游时的寂寞,请问前两段是如何表现这种“寂寞”的?(4分)
    16.作者为什么说“夜游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寂寞”?请简要作答。(6分)
    17.文章以“但我一直梦想着”结尾,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尾好,有人则认为这样的结尾不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1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