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湛江市第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湛江市第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2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学号、试卷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所有的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会/参与 坍塌/殚精竭虑 高亢/引吭高歌
    B、塑造/追溯 处所/处之泰然 骨髓/绥靖政策
    C、角度/角色 腼腆/暴殄天物 中间 /仲秋之夜
    D、纵横/横财 醍醐/ 风流倜傥 歼灭/阡陌交通
    2、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09年7月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等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灾地区庄稼颗粒无收,干旱使缺水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昆明野鸭湖周围因森林密集,没有受到干旱影响,湖水量反而上升,这有力证明了干旱地区更有必要多植树,但现在植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A.颗粒无收 B.当务之急 C.远水解不了近渴 D.未雨绸缪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著名旅游胜地华欣举行。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四个委员会成员国将有高层与会。作为观察员国的中国和缅甸派了代表出席。
    B.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中美都面临巩固经济、复苏成果、保住经济平稳发展的艰巨任务,保持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C.瑞典文学院日前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米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D.3G手机的问世,无疑将会掀起一场手机电视的收看浪潮。你可以在闲暇时观看你喜欢的连续剧,可以了解最及时的新闻动态,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社会文明。
    4、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②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
    ③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和力量的春天。
    ④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
    ⑤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A.④⑤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释惟俨文集序 欧阳修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
    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也已!
    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庐陵欧阳永叔序。
    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 干:行动,实践
    B.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 涂:通“途”
    C.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 责:责备
    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 复:报复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学于佛而通儒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B.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C.乃以古事之已然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惜其将老也已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则贤者安肯我顾哉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 B.以吾一日长乎尔
    C.见义不为,无勇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曼卿是作者和文章主人公的共同好友,文章以曼卿为陪衬,刻画了一个遁迹空门,而又心怀天下、非常高傲的人物,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赞赏和惋惜之情。
    B.在惟俨看来,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名垂史册,否则就应退出官场,抛弃尘世,不可留恋富贵。
    C.作者对惟俨追求“不卓越,就退隐”,安贫乐道、不无功受禄的用世哲学,借别人之言予以了反驳和批评,但又因其未能为世所用,深表同情。
    D.本文以纪传体为友人的文集作序,其写法明显受太史公《史记》的影响,自有奇气。
    9.翻译和断句。(9分)
    (1)翻译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6分)
    ①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
    ②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
    (2)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朱心烱《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10.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7分)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2)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4)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5) ,抱布贸丝 (《氓》)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7分)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栏”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因为人的天资境遇和感受力的强弱不同,不同的人对自然界事物的感受也就不同。
    B、最能领略的人,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的人;这种能力需要天资和修养。
    C、心界的空灵是一种天资,有了它,就不觉得物界喧嚣。
    D、静与闲是两个概念,能感受趣味的人,一定要静,但未必闲。
    E、“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就是在说静中得趣,因为闲人不能领略其中趣味。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14.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5分)
    [来源:高考资源网]
    15.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所选的文本类别后面的括号内提勾,否则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16枚硬币
    侯德云
    俗话说,好吃的不如饺子,舒服的不如躺着。刘二说,老辈人留下的这句话,真是有道理。他说,他从小到现在,最爱吃的就是饺子,干了一天的活之后,又累又乏,最爱做的事,就是躺着。他说他小时候不爱躺着,在村子里到处乱跑。他说他虽然瘸了一条腿,却能跑得很快,好腿的孩子也落不下他。
    当然,让刘二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吃饺子,也不是躺着。他感到最自豪的事情,是小时候妈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妈妈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这句话妈妈一连说了很多年。刘二24岁那年,妈妈一个人搬到荒山上去住了,从此不再给家里人包饺子,也不再说那句话了。
    小时候,刘二家里的日子是很穷的。可是再穷,过年也总要吃顿饺子。过年嘛,不吃顿饺子能算过年?
    饺子是必须要吃的,而且,乡间的习俗,饺子里还要包上一两枚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谁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刘二8岁那年,在自己的那碗饺子里吃出了一枚2分钱的硬币。他把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填进嘴里,用力一咬,就听见喀嗤一声,他兴奋得差一点跳起来。他把嘴里的硬东西吐出来,大声宣布:“我吃到钱啦。”
    刘二的妈妈捡起他吐在桌子上的2分钱硬币,用手指擦干净之后又送给他,喜滋滋地对他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妈妈这样说,刘二咧开大嘴笑了,还抬起一只手,在自己的后脑勺上轻轻挠了两下。
    刘二8岁那年,他开始上小学了,他的一条瘸腿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村子里到处乱跑的时候不是这样。村子里的孩子没有嘲笑他的,他们天天在一起玩儿,看不见刘二的瘸腿,或者是,他们觉得,刘二天生就应该有一条瘸腿,没啥好奇怪的。学校里的孩子还没有修炼到这种程度,他们一看见刘二的瘸腿,就大呼小叫起来,后来还把他的瘸腿编成了顺口溜到处传唱。那些日子,刘二每天肚子都气得鼓鼓的。
    自从吃到了2分钱的硬币,刘二就不跟那些嘲笑他的孩子计较了。他在心里对他们说:“我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我不会在乎你们说什么。”
    从8岁到23岁,刘二年年嘴里都要喀嗤一声,年年都能从饺子里吃到2分钱硬币,妈妈也年年都要重复一遍她说过的话。妈妈的话,给了刘二做人的底气,他觉得,这辈子,他一定会做出一件让人高看一眼的大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