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桂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桂林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围歼(qiān) 膏腴(yú) 矢志不渝(yù) 斐然成章(fěi)
    B.惬意(xiá) 延宕(dàng) 踌躇不前(chú) 掎角之势(qǐ)
    C.娴熟(xián) 辗转(niǎn) 踽踽独行(yǔ) 信手拈来( niān)
    D.拓本(tà) 饯别(jiàn) 鸠形鹄面(hú) 并行不悖(bèi)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 锻练 一如既往 真知灼见
    B.对奕 九州 推心置腹 各行其是
    C.辐射 蛰伏 出奇制胜 一枕黄粱
    D.痉挛 部署 风靡一时 门可落雀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B.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D.5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2.25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5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正研究实施战略型顶尖人才的专项引进,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重大关键技术等实现跨越式发展。
    B.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C.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D.作为第三代战斗机,歼-10采用了全新电子系统、电传操作等大量新设计、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紧急短距起飞、空中机动、超低空突防、对地攻击等方面超过西方第三代战机。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9分,每题3分)
    ①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使出了门,走到街上。(甲)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②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③“哼,老头子。”
    ④“倒高兴……”
    ⑤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⑥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
    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⑦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乙)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彤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⑧“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⑨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5.对文中(甲)(乙)两个画线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无所有”与“只有”前后矛盾,破坏了环境氛围。
    B.(甲)句是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环境的冷峭、阴森。
    C.(乙)句是社会环境描写,写出了国民的愚昧、麻木。
    D.(甲)(乙)两句运用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创设了情境。
    6.对“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行动描写写出人物心理,突现出老栓的愚昧和麻木。
    B.“跨步格外高远”侧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传神。
    C.明知所要得到的是烈士的鲜血蘸着的馒头,却显得爽快,足见其愚昧。
    D.“仿佛一旦变了少年”作者借助联想的方式,写出了老栓快乐的心情。
    7.对第⑧语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运用交易用语,活画出康大叔的贪婪嘴脸。
    B.“眼光正像两把刀”形象地写出了康大叔的凶残。
    C.“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栓的懦弱一面。
    D.第⑧段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沭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囊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所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8.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躬:亲自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顾惜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准许
    9.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④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⑤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0.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几个词,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是排比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内容的对立,突出了李密无奈之情。
    D.《陈情表》是一篇陈情于事、抒情真切自然的文章,全篇措词委婉,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共23分)
    11.翻译(共10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4分)
    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