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下)巴中市四县中期末联考高2011级语文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世界(节选)
    铁凝
    (1)这是一个梦。
    (2)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3)就这样,母亲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
    (4)许久许久,城市已被抛在了身后,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似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似地摇撼。她的头颅猛烈的撞在车窗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窗外。
    (5)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阵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着自己微笑着。
    (6)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漓。她并不觉得疼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7)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颤。天空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已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已是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的身上,开始大声地嚎啕。
    (8)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9)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10)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而完好。
    (11)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嚎啕的母亲,她再一次收拾起她那依然崩溃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的世界怎么会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无比坚强的双臂,她还有热的眼泪和甜的乳汁。她必须让这个世界完整地生活下去,她必须把这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献给她的婴儿。
    (12)母亲怀抱着婴儿重新上了路。冰雪顷刻间融入了土地,没有水,也没有食物。母亲的乳房渐渐地瘪下去,她开始撕扯身上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乳汁点点滴滴又涌了出来,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对她微笑。
    ……
    (13)年轻的母亲从睡梦中醒来,娇她爱她的丈夫为她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喝过牛奶跃下床去问候她的婴儿,婴儿在淡蓝色的摇篮里对着母亲微笑,地板上,就放着她们那只鼓绷绷的行囊。
    (14)母亲转过头对丈夫说,知道世界在哪儿吗?
    (15)丈夫茫然地看着她。
    (16)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的婴儿。
    (17)丈夫更加茫然。
    (18)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对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
    (19)丈夫笑了,笑母亲为什么醒了还要找梦话说。
    (20)年轻的母亲并不言语,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因为她忽然发现,梦境本来就是现实之一种啊,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拥有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地拥在彼此的怀中?
    14、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年轻的母亲的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母亲这个梦的主要情节。(4分)
    答:
    15、(16)(18)节中年轻的母亲为什么说“世界就在这儿(指摇篮里的婴儿)”?为什么又说“世界就是我”?(6分)
    答:
    16、(1)分析文章第(12)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4分)
    答:
    (2)小说多次写婴儿的微笑,有何作用?(4分)
    答:
    17、本文作者借梦境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请概括小说的主旨。(4分)
    答:
    六、语言与应用(15分)
    18.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境,请将下列五句话按正确顺序排列。( 5分)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①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
    ②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③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④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
    ⑤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
    答:
    19. 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部分,组成一个排比句。(4分)
    我们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 , ;
    , 。
    20.某论坛就“网络能否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开展了一场辩论,正方认为“网络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方认为“网络疏远了人们之间的关系”。请你分别为正反方各写一段话,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6分)
    正方:
    反方: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充满意义。
    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升的太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能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语文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C
    二. 5.C(只有C项直接描绘了关于基本粒子的性质,其他三项都是用生活现象打比方来解释了粒子物理学的相关概念。)
    6.D(原文中并没有说南部阳一郎是依据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发现而提出自己理论的。)
    7.B(原文第⑧段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答案,但对称性破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不能说“对称性破缺”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
    三. 8.D 志:记述,记载。
    9.B A项,均为结构助词,前者可译为“的”,后者取消主谓独立性;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C项,均为连词,一个表并列,一个表转折;
    10.C 本文没有表现作者悲观颓废之情,“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不是作者的感叹。
    四. 11.(1)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3分)
    (2)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4分)
    (3)如果某一天明晓真理,即使马上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3分)
    12. (1)写景上的特点是用“有声”衬托“无声”(或:“无声”与“有声”的两相衬托),(1分),用马的嘶鸣之声打破“无人语”的“古道”的沉寂,(1分)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1分)和莺莺送别时痛不欲生的悲哀(1分)。 (2)一是身在异乡,孤身在外,“归梦难成”,故土难回之愁;(2分)二是回首十年往事,尽是痛苦回忆,愁思不禁涌上心头;(1分)三是对远在江南家乡父母的牵挂之愁(1分)。
    13. (1)茕茕孑立; 如怨如慕,余音袅袅;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五. 14.母子回乡探亲时遭遇灾祸,(1分)母亲受到婴儿微笑的鼓舞,从裂缝中攀登上来,爬上了大地(1分)。苍穹下一无所有,母亲开始大声地嚎啕。(1分)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母亲,母亲怀抱婴儿重新上路。(1分)
    15.(1)襁褓中的婴儿看似最为孤弱,但在梦境中他始终微笑着,是母亲力量的源泉,因而母亲说“世界就在这儿”。(大意对即可,本小题3分)
    (2)梦境中,母亲是婴儿的保护神,她用双臂保护婴儿,用乳汁滋养婴儿,母亲就是婴儿的世界。(大意对即可,本小题3分)
    16.(1)动作描写(1分)更好的突出了母亲在婴儿微笑的感召下战胜了困境,并表现了母亲对婴儿的爱,(2分)进而突出主旨。(1分)
    (2)为母亲的性格转化提供契机,(2分)推动情节发展。(2分)
    17.本文通过对梦境奇特经历的描写,表现了母子之间的信任(或“微笑”)与爱(或“责任”)(2分)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能激励人战胜灾难(2分)。
    六. 18.⑥④②①③⑤(5分)
    19. 我们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可以阅读《老子》,体会他的玄奥;可以阅读《庄子》,体会他的丰富的想象力。(每空1分,共4分)
    20.参考示例:正方:网络方便快捷,使天南海北、熟悉不熟悉的人随时都能交流,
    让硕大的地球成了“地球村”。反方:网络让人们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过分依赖网络还会让人沉溺于虚拟的世界,淡化了与现实中的人的感情。(6分,各3分,能证明各自的观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