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温州市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温州市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熨帖(yù) 作坊(zuò) 蹩进(bié) 处心积虑(chù)
    B.徜徉(tǎng) 炽热(chì) 后嗣(sì) 提纲挈领(qì)
    C.愧怍(zuò) 翘首(qiáo) 牛虻(méng) 畏葸不前(xǐ)
    D.木讷(nà) 桎梏(gù) 鬈发(juán) 卓有成效(zhu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五四时期,一种青春豪迈的时代精神在满目苍痍的大地上鼓荡起一场扫荡千年封建陈迹
    的飓风,新文化发韧神州,一页划时代的壮美篇章从此写就。
    B.宁肯独自上网、看电视或读书看报,也不愿意外出工作,这样一种让人觉得不可思义的谪居生活方式已在都市生活中悄然出现。
    C.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提醒我们,一个有限的人在面对一个无限的东西时,该是多么的无所是从,它引起了我们对周糟习以为常的人和事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D.每个人都在孤独地行走着。有人在孤独中扭曲崩溃,心上褶皱重重;也有人在孤独中蜕变重生,收获了平和淡然的人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谙于世故的人可以成为政治家,可是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哪怕是老态龙钟的艺术家,往往也保持着一颗天真甚至带几分稚气的心。
    B.在这光天化日、千夫所指之下,这些歹徒竟公然持刀抢劫银行,所有在场民众和行员们一时吓得手足无措。
    C.他们密切关注着这场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的对决:电子书和新媒体技术的崛起是不是已将传统出版业逼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
    D.某楼盘开放商带资不过千万元,靠住户预付房款数千万元,开发了一个超过亿万元的楼盘,赚取了高额利润,真可谓空手套白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援军,我们没有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所驱使的。
    B.我校这次为四川地区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不到一天时间就募集善款约三万余元。
    C.《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出版,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他们认为该书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塞林格也由此成为美国战后一代的代言人。
    D.在本月播出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惨剧的勇气。
    5.下面这段文字选自朱光潜先生的《美感与快感》。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 ,
    。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 , 。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
    ①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 ②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③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喜欢所欣赏的形象 ④或者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6.春天本是鸟语花香,大地充满蓬勃生机的季节,但是《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却有意以
    构成对比的死寂、静默为书命名,为的是警告人类勿滥用化学杀虫剂危害地球自然环境。请你运用这种刻意以相反情境作对比的方式另拟一个短语为某本书命名,并简要说明书名的寓意。(3分)
    答: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还要出名。”
    材料二:据报载,一学生在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女人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每小题回答不超过40字)
    (1)面对虐待母亲不以为耻的女人,你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深感受伤的学生,你对他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月球液体望远镜
    ①2008年10月,一组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和光学家宣称,他们或许已经找到了在月球上建造“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望远镜的“很简单”的方法。
    ②牛顿早就指出,置于转速恒定的浅容器中的任何液体,都会自然形成抛物面形状——这与望远镜镜面将星光汇聚到焦点所需的形状是一样的。对于建造巨型月球望远镜来说,这可能是关键之所在。
    ③在地球上,大多数液体望远镜都使用水银。水银在室温下为液态,可以反射大约75%的入射光,效果几乎和银一样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体望远镜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型天顶望远镜”,直径为6米,建成于2005年,造价不到100万美元,只相当于一架同样直径的固体望远镜造价的百分之几。事实上,成本低廉正是促使科学家下决心建造月球液体望远镜的最大动因。
    ④不过,使用水银建造月球液体望远镜却是行不通的,因为水银的密度很大,使得发射载荷太大,而且水银还很昂贵。更重要的是,水银在月面的真空环境中会很快蒸发。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尝试用被称为“离子液体”的有机化合物代替水银来制作液体望远镜。所谓离子液体,基本上就是融解的盐,其蒸发率几乎为零,即便在月面的真空下也不会蒸发。此外,离子液体在极低的温度下也能保持液态。目前,科学家还在设法合成能在液氮温度下保持液态的离子液体。
    ⑤离子液体的密度比水银低得多,比水略大。尽管离子液体本身的反射率不高,但却可以在离子液体望远镜的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银,厚度仅为50~100纳米(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如此薄的厚度实际上使银固化了。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具有极薄银层的液体望远镜既不会蒸发,也不会生锈。如此一来,液体望远镜不就成了“固体望远镜”?
    ⑥为了保持液体镜面的形状,现在的液体望远镜还只能水平放置,否则液体就会流出来。这是否意味着液体望远镜不能调整方向?实际上,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几种使液体望远镜能够倾斜的方案,比如在液体望远镜的上方悬浮二级固体望远镜,又比如让液体望远镜的镜面本身略微弯曲。
    ⑦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是将大型液体望远镜放置在月球极地的一个永久无光照的陨击坑的底部附近,那里的温度很低,对于红外(热量)天文学观测来说很理想。当然,还需要在永久有光照的附近山顶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为望远镜旋转提供能量。
    ⑧未来的月球液体望远镜的直径有可能达到100米,也就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如此巨大的望远镜,可以一直回望到宇宙的年轻时期,即大约50亿年前,那时第一批恒星和星系正在形成。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天体。这真激动人心!
    8.文中关于“液体望远镜”的说法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牛顿关于液体运动的学说是建造巨型月球望远镜的理论基础。
    B.地球上的液体望远镜都以水银为材料。
    C.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型天顶望远镜”是世界上至今最大的液体望远镜。
    D.成本低廉,远远低于同样直径的固体望远镜的造价。
    9.对科学家尝试用“离子液体”代替水银来制作液体望远镜的原因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银的密度很大,且很昂贵。
    B.水银在月面的真空环境中蒸发很快。
    C.离子液体在极低的温度下也能保持液态。
    D.离子液体能在液氮状态下能保持液态。
    1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液态望远镜的性能相当于“固体望远镜”。
    B.现在还只能采用水平放置的办法,保持液体镜面的形状。
    C.为使液体望远镜倾斜,就要在液体望远镜的上方悬挂二级固体望远镜。(是设想的方案之一,不是唯一的办法)
    D.在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月球液体望远镜收集的信息,探寻到宇宙的历史和起源。
    11.请根据第⑦段内容概括在月球上架设大型液体望远镜的两点必要条件。(3分)
    其一:温度低 其二: 有能量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20分)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粉丝”来自英文的fans,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
    更可喜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粉丝”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做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治丝益棼,欲理还乱。
    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杜甫尽管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
    知音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的小说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但歌德一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
    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而且不免加贬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又过了七年,另一位大诗人米尔顿,在他的诗《莎士比亚赞》中,断言莎翁的诗句可比神谕,而后人对他的崇敬,令帝王的陵寝也相形逊色。
    此地我必须特别提出夏志清来,说明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出版,钱钟书与张爱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鲁迅、茅盾分庭抗礼,令读者耳目一新。文坛的旧观,一直认为钱钟书不过是学府中人,偶涉创作,既非左派肯定的“进步”作家,也非现代派标榜的“前卫”新锐;张爱玲更沾不上什么“进步”或“前卫”,只是上海洋场一位言情小说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钱钟书、张爱玲,还有沈从文的独创成就,更要在40年前美国评论界左倾成风的逆境里,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见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并兼。真正的文学史,就是这些知音写出来的。有知音一槌定音,不愁没有粉丝,缤纷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
    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不易兼得。一位艺术家要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才能兼有这两种人。如果他的艺术太雅,他可能赢得少数知音,却难吸引芸芸粉丝。如果他的艺术偏俗,则吸引粉丝之余,恐怕赢得不了什么知音吧?知音多高士,具自尊,粉丝拥挤甚至尖叫的地方,知音是不会去的。知音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甚至隔代低首,对碑沉吟。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须要“现场”,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人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常因亲近无门而演为“恋物癖”,表现于签名,握手,合影,甚至索取、夺取“及身”的纪念品。
    “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抑或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孔子真可谓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发烧友”了?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吧: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粉丝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12.请概括说明“粉丝”这个名称的“可喜”之处。(4分)
    13.文中举了歌德、本约翰逊和夏志清等人作为例证,这三个例子在论述角度上有什么异同?(5分)
    14.作者既说“孔子真可谓知音了”,又说“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4分)
    15.作者说,“粉丝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用100字左右说明你的看法。(7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乃悉发之。六月,乙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①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②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注】①寻、邑: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②更始:指汉更始帝刘玄。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劝更始除之 阴:阴险
    B.李轶初与縯兄弟善 善:与……交好
    C.司徒官属迎吊秀 吊:安慰
    D.未尝自伐昆阳之功 伐:自夸,炫耀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城中亦鼓噪而出 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①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①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 ②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D.①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 ②以其无礼于晋
    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秀善于带兵,他知道将领们想多得财物,为了鼓励他们英勇作战,每个人都分到一些财物。
    B.文中描写战争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写人与写物结合,表现了汉军大胜莽军大败的情势,很有感染力。
    C.刘秀曾经提醒刘縯注意刘玄心怀恶意,可是刘縯却毫不在意,最终因他的部将出事而被刘玄杀掉。
    D.刘秀在兄长被害之后的反应和表现可见他隐忍精明的个性,与刘縯憨直的性格构成了对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