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郑州盛同学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郑州盛同学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龟裂(jūn) 谂知(rěn) 搭讪(shàn) 量入为出(liàng)
    B.麻痹(pì) 皈依(guī) 炮烙(páo) 瞠目结舌(chēng)
    C.缱绻(quǎn) 包扎(zhā) 钤章(qián) 力能扛鼎(gāng)
    D.巷道(hàng) 狙击(jū) 浸渍(zì) 差强人意(c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笑靥  白内瘴  良辰美景  怨天尤人
    B.发轫  游弋  定书单  金壁辉煌  完美无瑕
    C.徜徉  寥廓  一阕词  翘首以待  至高无上
    D.训服  沧桑  录像机  惩前毖后  汗流浃背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嫦娥”奔月并成功地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极大地 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在三楼教室里 。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
    ③林老年届花甲,退居二线后,每天遛遛鸟,打打拳,写写字, 就携二三老友,轻装简从,步山林,探溪源,尽享林泉之乐。
    A.激励  值守  否则 B.激发  值守  不然
    C.激发  值勤  否则 D.激励  值勤  不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央对维护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对殴打讨薪民工的恶性事件更是高度重视,而一些基层部门对此的态度却是闻所未闻,漠然置之。
    B.冰冻灾害发生后,南京军区某部战士夙兴夜寐,奋战在文赣线上,披荆斩棘,开辟廊道;他们手握砍刀在刺骨的寒风中挥舞,有力的双手已经龟裂,布满褶皱。
    C.法国新闻台在报道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过程完美无瑕,表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
    D.布什说,很多美国的年轻夫妇由于房价过高无法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市场为此应当进行自我调整,拖延这种调整只会使问题悬而不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没有一线明星,没有抢到央视的“宝地”,但是,抗战题材电视剧《大刀》却创下收视新高的纪录。
    B.《北京欢迎你》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以北京普通人家的角度,用热情的音符表达北京奥运即将到来时人们的喜悦和北京奥运客人的欢迎。
    C.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D.北京奥运会的黑市门票已在网上非法销售。那些最初被允许一次性购买50张奥运会门票的人,正以超过票面10倍以上的价格销售他们购买的门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7.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选自《史记•列传第五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 毁:毁坏
    B.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 倍:通“背”,违背
    C.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谢:道歉
    D.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拟: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招贤良文学之士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以不能罢归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C.弘乃病免归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夫知臣者以臣为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孙弘“城府颇深,善用心机”的一组是( )
    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②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③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
    ④后母死,服丧三年
    ⑤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⑥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皇帝派公孙弘前往视察,他了解了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要求皇帝废置边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
    B.公孙弘生活节俭,盖布被,少食肉;每次在朝廷上商议事情,他总是开陈其端,让皇帝自己选择决定,自己从不当廷争论。
    C.公孙弘曾与大臣们有约,但到了皇帝面,却背弃先前的约定而顺从皇帝,汲黯因此责备公孙多诈而无情实。
    D.元朔年间,朝廷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公孙弘屡次进谏,希望停止做这些事情,武帝答应了他。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2分)
    译文:
    (2)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4分)
    译文:
    (3)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4分)
    译文:
    14.阅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回答问题:(8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你是如何理解颔联中的“独”与“空”字的内涵的?(4分)
    答:
    (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4分)
    答:
    15.默写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7分)
    (1)苟日新, ,又日新。(《大学》)
    (2) ,术业有专攻。(《师说》)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滕王阁序》)[来源:高&考%资(源#网]
    (4)别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
    (5) , 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 (《史记•淮阴侯 列传》)
    (7)度尽劫波兄弟在, 。(《题三义塔》鲁迅)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五、语言运用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12分)
    16.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
    近3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也为整个世界乃至亚洲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人们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中国,与世界一道从发展中获益。 (以上文字选自2008年相关报纸。有改动)
    第一处 错误 改正为
    第二处 错误 改正为
    17.阅读下面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