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菱湖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菱湖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第 Ⅰ 卷 (57分)
    一、基础知识 (30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栖息( qī ) 渣滓( zǐ ) 龟裂 (jūn) 槲寄生(hú)
    B、红缯(zēng ) 伺机(cì ) 瓜楞(léng ) 贮藏( chǔ )
    C、险衅(xìn) 锦囊(náng) 谂知(niàn) 乳媪( ǎo )
    D、诏书(zhào ) 筵席(yán ) 呱呱(guā ) 白泠泠(lí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额 希冀 枯槁 营头微利
    B、矜持 胸臆 愠色 珊珊可爱
    C、厮守 顷刻 修茸 黯然失色
    D、重迭 狼籍 盘垣 口腹之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
    A、看来,只要因地制宜,进行垂直绿化并不是很难的事。
    B、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C、在日薄西山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D、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C、2010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是世界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D、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时人,这是他写给皇帝的一篇奏章,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以取得推荐孝廉的资格。
    B、元杂剧是融歌唱、说白、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舞台角色有旦、末、净、丑、杂,在一出戏剧里主角和配角都有唱词。
    C、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抒情、记事,善长通过细节写生活琐事,不事雕琢。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戏剧有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 。
    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7、下列各句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象画家的画桌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 (打比方)
    B、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截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 (下定义)
    C、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举实例)
    D、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列数据)
    8、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且臣少任伪朝,历职郎署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室西连于中闺 D、内外多置小门墙
    9、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圣人不凝滞于物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C、其制稍异于前 D、而刘夙婴疾病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
    A、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B、何故深思高举
    C、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特以为智穷罪极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史学于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他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盈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
    尊重事实,隶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笔已往,闻既书矣,乃还。”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更有甚者,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辩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今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于新闻:“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
    11、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
    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12、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闽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吏官”一职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
    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短文,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4、下列各句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B、内外多置小门墙 郑人有置履者
    C、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D、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
    15、下列句子中“何”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
    例:何竟日默默在此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豫州今欲何往
    C、何不按兵束甲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6、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就分了家,院中开了许多小门,总共变了两次。
    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
    C、作者和老妪对祖母的感情深厚,回忆祖母的话,都落下了眼泪。
    D、祖母希望作者将来有一天能中举出仕,并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了他。
    (二)阅读短文,完成17~19题。(9分,每小题3分)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子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 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有桥岁至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儒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惟追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17、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