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中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卷,否则将从总得分中扣除10分;
    3、答案必须答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庇护 秕谷 臂膀 筚路蓝缕 笔墨官司
    B.荟萃 市侩 污秽 脍炙人口 绘声绘色
    C.砒霜 纰漏 砖坯 披肝沥胆 劈波斩浪
    D.甲壳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西方国家元首习惯在圣诞新年期间对国民讲话,祝愿来年顺利。不过,在春节这个中国的新年节日,他们同样会 向华人拜年。
    ②他们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全区已建成10个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就地 农民5万余人。
    ③来自中国银监会的信息显示,四大银行的上市时间表基本排定,并 以先海外、后国内的顺序进行。
    A、专诚 吸收 大概 B、专程 吸收 大概
    C、专诚 吸纳 大致 D、专程 吸纳 大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
    A. 网络设计得了大奖后,面对大家的赞扬,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略通一二,远远谈不上登堂入室。
    B. 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D. 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B、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D、这个村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近两年不但实行了种植结构改革,而且还没有抛荒一分一亩的土地。
    二、本大题7小题,共37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帝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文帝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佐王才。文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文帝曾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文帝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文帝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文帝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文帝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文帝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文帝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
    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
    C. 文帝整衣危坐。 危:高高地。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处分:处罚。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
    B.①台中咸称其能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C.①因称其有佐王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予以愚获罪,谪潇水上
    7.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
    A.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 B. 在官岁余,未见知。
    C. 周文帝饯于都门外。 D. 自是宠遇日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当即任命他为汾州刺史,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裁定。惠达再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
    C.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D.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9.断句和翻译。(11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绰 性 俭 素 不 事产 业 家 无 余 财 以 海 内 未 平 常 以 天 下 为 己 任 博 求 贤 俊 共 弘 政 道 凡 所 荐 达 皆 至 大 官。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文帝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②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③所以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闻砧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⑴本诗开头“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而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⑵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每空1分,共8分)
    ①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③,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
    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谈作文
    朱光潜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幼时薄视艺事为小技,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心劳力拙,怏怏然废去。所以每遇年幼好友,就劝他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
    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惟其惭怍,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
    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他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小泉八云以美文著名,我们读他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一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学美术,学运动,都必须从小开始学,成人之后再学,就必然事倍功半,只能“怏怏然废去”。
    B.作者羡慕他人善于写作,并不是因为他的写作真的很“蹩脚”,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C.有人认为写文章主要靠天资,刻苦练习没有意义,作者认为天资固然重要,练习也必不可少。
    D.对莫泊桑这样的天才来说,费尽心力去写反而写不好,所以福楼拜让他烧掉写了十年的书稿。
    E.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之所以能成为一流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起初的模仿阶段。
    13.关于写作,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善于写作,可以看看他能不能轻而易举地写出别人早就想写,但又写不出来的语句。
    B.写作有技巧,但说得出来的技巧都不是真正的技巧,真正的技巧是无法传达的,这就是所谓妙不可言。
    C.写作离不开模仿,中国文人和欧洲文人在这一点上完全相同,都是从模仿别人的作品开始学习写作的。
    D.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主要考议论文,影响到现代的写作训练,入手就写议论文,容易犯空疏俗滥的毛病。
    14.请从如何成为一流作者、如何写出优秀作品两方面,概括小泉八云的例子所揭示的道理。(4分)
    15.请根据文意,具体说说作者给初学作文的人指点了怎样的路径。(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答题卡上给你所选的文体打“√”。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从西藏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10天,到了一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一个人。浑身是土的人。他穿着一件尿碱黄色的旧大衣,拎着一个姜黄色的破袋子,袋口绑着一缕骆驼黄色的绳子。
    “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子已经坐满,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我爱人生孩子了……没有奶……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赶不回去,孩子就饿死了……。”
    为了那个女婴,我一咬牙说:“你上车吧。”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一天突然消失了。原来是个知青,化装成可怜的人,拦了师傅的车。上车后把师傅杀死,甩在沙漠,自己把车开回了上海。从此我们车队绝不搭任何不认识的人。”[
    我立刻心里一沉。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晕中,那个土色的男子如一团肮脏的雾,抱着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遗弃的篮球,被橡胶击得嘭嘭作响。
    “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
    “再仔细瞅瞅。”
    这一次,我看到搭车人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一脚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车速接近极限。我从小洞窥探,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我把所见同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要跳车的,现在车速这么快,他若是跳下去就是找死。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汹涌澎湃,车速减慢了。大厢上的人也很灵敏地觉察了速度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在他的右脚残忍地踩下去的前一秒,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大厢板上的男人,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几乎被卸成零件。“最低也是个脑震荡。看他还有没有劲头偷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