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六.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一位老农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上挂着一个盛满豆汤的壶。他不慎跌了一跤,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而这位老农爬起来后却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这时,一个人匆忙跑过来对他说:“你不知道你的壶摔碎了吗?”“知道。”老农说。“那你怎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呢?”“壶已经碎了,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能怎么办?”壶摔碎,豆汤流光固然可惜,但毅然决定放弃无用的东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7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卷Ⅱ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小题。(22分,其中6-9题每小题3分,10小题10分)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玄叙《赵飞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意也。
    国初时,工部尚书杨玢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以状诉其事,玢批纸尾,有“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之句。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咏矣。慈恩寺塔有荆叔所题一绝句,字极小而端劲,最为感人。其词曰:“汉国河山在,秦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旨意高远,不知为何人,必唐世诗流所作也。李峤《汾阴行》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明皇闻之,至于泣下。杜甫《观画马图》云:“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①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元稹《连昌宫词》云:“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又云:“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凡此诸篇,不可胜纪。
    《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予窃有疑焉。不唯其书太媟②,至云扬雄独知之,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为河东都尉,捽③辱决曹班躅,躅从兄子彪续司马《史记》,绌伶玄无所叙录,皆恐不然。而自云:“成、哀之世,为淮南相。”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澒洞(hòng tóng),弥漫无际;②媟(xiè),轻慢,亲近而不庄严;③捽(zuó),揪或抓之意。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衰之不可推   推:预知
    B.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   谢:拒绝
    C.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   案:案件
    D.聊载于此 聊:姑且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 B.①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多为邻里侵占 D.①行宫门闼树宛然
    ②为长者折枝 ②何为其然也
    25. 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A.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B.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C.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D.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由苏轼的关于废兴成毁观点引出《赵飞燕传》,感叹兴盛不能永久、衰亡不可以预知的沧桑变化。
    B.宋初工部尚书杨玢的家人因旧居被邻里侵占欲上告,杨玢写诗劝告家人没有必要因此与他人争执甚至引起诉讼。
    C.作者引用大量诗句,这些诗都是从不同角度反应唐代兴盛和衰亡的变化,其中主要引用了杜甫和元稹的诗。
    D.作者认为《赵飞燕传》不是伶玄所作,最有力的证据是伶玄说自己曾经做淮南相,但是到他那时淮南国早就灭亡了。
    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5分)
    ②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咏矣。(5分)
    八.阅读下文,完成第7-13题。(20分)
    失语的石头 舒婷
    ⑴鼓浪屿最负盛名的是各种风格的建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未免有些自夸,至少十几国领事馆,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⑵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涌进鼓浪屿,除了领事馆,还有商行、公馆、别墅、教堂和学校,甚至有一个小小足球场。洋人记载:岛民穿人字拖鞋踢球,往往拖鞋先破门,球却飞了。因此得出中国足球不可惧的结论。姑且不论中国人是不是踢足球的料,起码这里的足球意识开发得比较早。岛上的中学生足球队十分骁勇,转战全省无敌手。现在的足球场,大铁门日夜紧锁,不准孩子们入内奔跑和操练。透过铁栅,可以看到茵茵绿地,像橱窗里摆设的绣花缎面,被自动洒水机精心熨烫着。据说正规的球场本来需要如此保养着。
    ⑶福建沿海历史上,多有漂洋过海谋生求发展的传统。出于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二三十年代,不少华侨回鼓浪屿投资兴业,筑巢而居。他们既想保留闽南古风,又吸纳侨居国的建筑风采和技术。直接从国外自带设计图纸,进口高级建筑材料和家具,经中国风水先生的严格测试,因地制宜,依山望海,竟建成了一千多栋私人楼房。
    ⑷有纯欧陆式别墅。牵藤攀藓的廊柱和拱门,虽斑驳残缺,犹见考究的百合浮雕和古希腊宏伟气势。风轻摇松动的百叶窗,似乎可以窥见当年的壁炉、枝形烛光、细瓷银刀叉,以及踮在留声机上如痴如醉的白缎舞鞋。
    ⑸有庭院深深的大夫第和四落大厝。铜门环凹凸剥蚀,击一声绵长再击一声悠远,声声清亮如磬。红砖铺砌的天井里,桂香一树,兰花数盆,月季两三朵。檐前滴水青石,长年累月,几被岁月滴穿。中堂的长轴山水,檀香案上的青瓷描金古瓶,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
    ⑹更有“穿西装戴斗笠”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主体是西洋式的,有地下隔潮层,卫生设施十分先进完备,但屋顶却是飞檐翘角,门楣装饰挂落、斗拱、垂桂花篮等,花园里既建喷水池,又造假山、八角亭等等。甚至有集清真寺、希腊神庙、罗马教堂和中国古典为一体的建筑,如“八卦楼”,即现在的厦门博物馆。
    ⑺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别墅的名字:杨家园、番婆楼、春草堂、观海别墅、西欧小筑、亦足山庄等等,听起来已出彩得很。名如其楼呀!在或富丽奢华或沧桑古朴的外貌下,掩藏着一部部真实的南洋华侨家族史,不知有多少“大宅门”锁锈路埋,讳莫如深,鲜有人知。
    ⑻它们成为许多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的场景。扛摄影机的人进进出出,名演员不戴墨镜随便徒步上街,讨价还价买烤鱼片和桂圆肉,见惯不惊的小店老板一样放血,决不手软。
    ⑼有一本书我百看不厌,胜过任何畅销小说,它是《鼓浪屿建筑丛谈》,作者是龚洁。我曾经很热切地要去认本家,因为在厦门,只要姓龚,大致都会有些瓜葛。不料龚洁虽在厦门工作多年,却是江西移民,连闽南话也不会的。显然我是高攀不上了。
    ⑽我的朋友,博物馆馆长何丙仲送我两本精美画册:《鼓浪屿建筑概览》和《鼓浪屿建筑艺术》。何先生出身名门,热衷本地风俗人情,遂时常出入深宅大院,收集大量资料。他告诉我,春雨潇潇的一个黄昏里,他应约拜访巨富黄奕柱的女儿黄萱。八十九岁的黄老太太正襟危坐于幽暗大客厅,奋指叩击一架德国老钢琴。琴声逎劲激越,倾吐满腹沧海桑田,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
    ⑾每座幽深阴凉的老房子,既可以是一个家族盘根错节的宏大叙事,也可以缩写为攀缘在雕花窗台上,那几茎破碎的缠枝蔷薇。
    ⑿这个画面扯动了拴在家乡老藤上我的这颗跃跃欲试的蠢瓜,同时又惊退了笔力贫弱的我。虽然有几家出版社约我写老房子旧别墅的书,几本杂志约我同题专栏,但我不敢答应。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即使通过家族渊源去恳求,去友情出演,去纠缠磨蹭,也许老人们愿意接纳我引领我?但是深入一座巨宅的内部,就像翻搅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那种伤筋动骨的痛,他们何以承受?想到我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就不寒而栗。
    ⒀遂悲伤失语。
    (选自《人民文学》2006年第二期《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28.鼓浪屿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因为(2分)
    (1) ;(2) 。
    29.鼓浪屿的建筑从风格上来看,主要有 、 、 三种。(3分)
    30.第⑤段中“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这句话好在哪里?(2分)
    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作者写鼓浪屿的小小足球场是为了说明“这里的足球意识开发得比较早”。
    B.当年的鼓浪屿不仅有欧陆式的建筑,还有欧陆贵族式的生活场景和社交。
    C.《鼓浪屿建筑概览》和《鼓浪屿建筑艺术》的画面让作者感到自己笔力贫弱。
    D.鼓浪屿上的老房子,牵扯着近代以来一段段灿烂、辛酸、坚忍和苍茫的往事。
    E.文章以说明为主,语言准确、平易,概览了鼓浪屿老房子的建筑样式及其艺术。
    32.第⑩段中“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一句的意思是
    。(3分)
    33.综观全文,概述“石头”为什么会“失语”。(4分)
    (1)
    (2)
    九.语言运用(8分)
    34.一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如果语序不同,强调的重点也就有不同。参照示例,请根据不同的强调重点,调整下面的句子的语序。(文字不能增删)(4分)
    王老师今天上午在语文组是给我发了一条短消息。
    示例:强调“发短消息的地点”:王老师今天上午是在语文组给我发了一条短消息。
    (1)强调“发短消息的时间”: __ 。
    (2)强调“发出短消息的人”: __ 。
    35.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称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请将下列句子中的称谓分成两类,并指出它们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特征?。(4分)
    ①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自居易《琵琶行》)
    ②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王勃《滕王阁序》)
    ③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班固《苏武传》)
    ④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孔雀东南飞》)
    ⑴ 敬称: 谦称: (要求填写序号)(2分)
    ⑵特点:
    。(2分)
    作文纸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答案
    23C 24B 25.B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26C
    27.(10分)①每当我阅读古代史书,追思悲悼古代的人事,(我)没有一次不合上书卷而感叹。(“每”可译为“常常”)
    ②刚刚距离唐朝灭亡不到一百年,但是原来的宫殿就已经像这样,几乎(或“大概”)和《黍离》歌咏的差不多吧。
    28.(2分)(1)有至少十几国领事馆,还有商行、公馆、别墅、教堂和学校。(1分)(2)有数量众多、充分吸纳侨居国建筑风采和技术的华侨私人楼房。(1分)
    29.(3分)欧陆式 中国传统风格 中西合璧式
    30.(2分)作者使用(错觉等)诗化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鼓浪屿建筑风格古典,且穿越了百年的历史。
    31.(6分)B(3分)D(3分)
    32.(3分)以树拟人,(1分)实指黄老太太等老人一生落寞、辛酸。(2分)
    33.(4分)(1)时世沧桑,许多“大宅门”锁锈路埋,讳莫如深,鲜有人知。(2)健在的老人们一生坎坷,作者不愿勾起他们伤痛。(3)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答对一点给2分,只要答对其中的两点即可给4分)
    34.(4分)(1)王老师是今天上午在语文组给我发了一条短消息;(2)是王老师今天上午在语文组给我发了一条短消息。
    35.(4分) (1)敬称:①③ 谦称:②④(2分)
    (2)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即在与人交往时,诚敬谦让,和众修身;放低姿态,尊敬他人。(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外交有礼等等)(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