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及答案
    试卷Ⅰ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怂恿(sǒng) 克扣(kē) 颤栗(zhàn) 熟稔(niǎn)
    B. 罪孽(niè)躯壳(qiào) 恁地(nèn) 赍发(jī)
    C. 唾弃(tuò)吮吸(shǔn) 横财(héng) 模样(mó)
    D. 搠倒(shuò) 央浼(miǎn) 玷辱(diàn) 撮合(c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暮蔼  杳无音讯 欺侮瞻仰
    B.磨蹭哀声叹气癖好哆嗦
    C.讥诮徇私舞弊辖制酒馔
    D.纯粹丰姿绰约拌倒刻意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 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行 体现 D. 也 躬身 发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人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这种约束对于成年人而言通常很难超越。
    B.本来雌风蝶一生当中可以产出很多的蝶卵,可是这些卵能够孵化并长大的却如数家珍。
    C.这道题把我难住了,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还是经过他的点拨,我才豁然开朗。
    D.名牌产品是—座城市的‘亮点”,能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这是有目共睹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 ;选择回忆, ;选择诚信, ;选择坚强, ;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 我们品味多样的人生 ② 我们感受苦尽甘来
    ③ 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 ④ 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6.对这段文字中“咬文嚼字”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写作时过分地斟酌字眼,有讽刺的意味。
    B.指写作时反复修改文字,以求表达顺畅些或漂亮些。
    C.指写作时对文字斟酌锤炼,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D.指写作时力求用典,力求文字的凝练、深奥。
    7.下列有关“推”比“敲”用得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推”字能表明寺里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僧人,而显得更冷寂。
    B.“推”字能表明寺里僧人的自在无碍,显示其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D.“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冷寂,更符合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
    8.对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同意韩愈改“推”为“敲”的主张,认为“推”比“敲”字用得好。
    B.作者认为诗歌创作一定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力求顺畅、准确、生动。
    C.作者批评有些人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D.作者认为写作中推敲文字,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三.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试题(9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吏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奉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查和推举) B.而刘婴疾病(绕)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危险)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
    10.以下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臣之进退 // 之二虫又何知
    C.且臣少仕伪朝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无以至今日 // 则以刘病日笃
    11.下列句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且臣少仕伪朝。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历职郎署
    1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之二虫又何知
    A.今臣亡国贱俘 B.则告诉不许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而刘夙婴疾病
    13.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表文写得情词动人,又十分得体。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此外为防备皇帝疑心自己仍在怀念蜀汉故国,又加说了 “不矜名节”等语。
    B.第二段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称颂皇恩浩荡,后申诉委曲矛盾的心理层次。
    C.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
    D.本文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
    14.翻译下列文言句(9分)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四.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4题,共8分)
    15.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淘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1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17.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白居易《长恨歌》)
    18.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屈原《九歌•湘夫人》)
    19.是臣 ,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20.春天是令人欣喜的季节,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2分)
    21.有人说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