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高二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粤教版】 命题范围: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 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频率 涉及 致癌 浓缩 B.取缔 颁布 噩梦 生涯 C.恶运 渗透 搏击 遭遇 D.滥用 督促 静默 旋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D.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我们居住的“地球村”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否则,就会像联合国环发会议所警告的那样,“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话,前景极其糟糕”。 B.小小塑料袋难禁,究其根本,除了认识不到位之外,关键是缺乏“断臂求生”的坚决态度。 C.拉萨市自今年5月起,在市区和所属7县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袋。 D.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时赤眉贼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愿还寿张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注】①寿张: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 戮:并、合 B.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假:借 C.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譬:比喻 D.宏为人谦柔畏惧,不求苟进 苟:苟且,随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B.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7.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樊重父子品行的一组是( ) ①世善农稼,好货殖 ②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闾 ③遗令焚削文契 ④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 ⑤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 ⑥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 ⑦愿还寿张,食小乡亭 A.①③⑦ B.③④⑥ C.②⑤⑦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樊重的巨万家产是自己善于经营、上下的戳力合作得来的,他聚财而不吝财,乐善而好施,赈瞻宗族,解决纠纷,且不计回报。临死时烧了债务人所有的借据。 B.樊宏的志行体现在王莽末年,义军纷纷起事时能善待赤眉军,并能舍弃亲情,留在赤眉军中。 C.樊宏深知水满则溢的道理,常以前车之鉴来告诫子弟,要谦恭谨慎,富而不骄,贵而不傲。 D.樊宏在重病中还担心子孙会为无功而享受大国的食邑所累,所以请求皇帝收回寿张,更换小乡亭作为子孙的食邑。皇帝终究没有答应。 9.翻译与断句。(10分) (1)翻译。(6分) ①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译文: 。 ②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 译文: 。 (2)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杨 朱 之 弟 杨 布 衣 素 衣 而 出 天 雨 解 素 衣 衣 缁 衣 而 反 其 狗 不 知 而 吠 之 杨 布 怒 将 击 之 杨 朱 曰 子 毋 击 也 子 亦 犹 是 曩 者 使 女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子 岂 能 毋 怪 哉? (《韩非子•说林下》) 10.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 (杜牧《阿房宫赋》)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 (白居易《琵琶行》) (3)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4) ,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振兴国学之我见 纪宝成 国学热的兴起,是近年来文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国学研究院”。随后,海外也成立了不少类似“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民间学院。这对振兴国学当然很有意义,但国学是扎实而严肃的学问,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踏实的专业研究,“国学”才会流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国学,就形式而言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所倡导的德治,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维,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精神,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行为科学,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与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已有本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事新型文化创造也不可能是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研究国学,要充分挖掘其优秀成分,重振国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重建国学就是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更多的人生启迪。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助于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依据自己的资源,针对本土经验,不断创生新的文化理论。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的一种尝试。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有助于拆除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壁垒。 振兴国学应该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建,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具体地说,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重建理念。今天重建国学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沉溺于单纯复古、甚至迷恋旧骸骨的泥淖。要具有世界意识,开拓视野,注重东西文化比较,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学。 二要重建方法。传统的方法与手段要借鉴和运用,也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系统论理论、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学模型处理等。同时,要广泛借鉴新的学科知识,如在史学领域,除了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外,还可大量引进口述史学、心态史学、影视史学、计量史学的知识,使国学研究与传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要重建队伍。建设一支具备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拥有扎实传统文化学术功底、富于献身精神的国学研究队伍乃是振兴国学研究的根本前提。 四要重建学科。这包括国学专门人才的选拔方式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体系的建设、学制学位体制的确定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论证等。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A.“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成立证明国学研究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B.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C.国学在中国实际上就是儒家学说,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D.振兴国学应当回归传统学术,向古代学习。 E.振兴国学,应做到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13.关于振兴国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有眼光来选择,要有扬弃意识。 B.要开拓视野,要有世界意识。 C.要遵循科学,一切从科学出发。 D.要培养富于献身精神的国学研究者。 14.为什么要重振国学?请联系原文简要回答。(4分) 15.在“国学热”中,可能存在哪些偏向,怎样防止这些偏向?(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6—18题。(15分)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