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西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D.其居于家,无所矜饰 矜:怜悯。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直接表明“汝父之能养”和“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的一组是 ( )
    A.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B.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
    C.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D.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况常求其死也?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4分)
    ⑵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3分)
    ⑶ 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3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14-17题。(共15分)
    读 韩 愈
    梁衡
    ①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②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③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④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⑤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⑥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14、本文题为《读韩愈》,说说“读”字的妙处。(4分)
    15、作者在文中引用了韩愈写给侄孙的诗,请简述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6、简要概括第④段加线句中,“可憎的顽固面孔”和“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分)
    17、本文的结句“一片江山尽姓韩”值得探究,请从其字面意义和内涵上加以简要说明。(4分)
    三、写作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请认真思考这句话,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评分参考
    一、1-6 C B C C C D
    7.略。
    二、㈠8-10 B A D
    ㈡11.D
    12.A (B前项正确,后项是欧阳修对太夫人的评语;C、D前项错误,都说审判案卷)
    13.(1)家境贫寒,(母亲)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养育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评分建议:衣食(代指“生活”)、长(养育)、俾(使),各1分。兼顾语句通顺。
    (2)(3分)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但凭这一点就能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评分建议:姑(代指“婆婆”)、养(孝敬),各1分。兼顾语句通顺。
    (3)(3分)我的儿子不能在世上苟且迎合(地生活),应靠节俭简朴用来度过患难的日子。
    评分建议:苟合(苟且迎合)、所以(用来),各1分。兼顾语句通顺。
    ㈢14.一方面,作者对韩愈的认识,是读他的诗文而获得的。“读”字用得准确。另一方面,本文侧重探索的是韩愈的精神世界,“读”字用得传神。
    15.内容上突出韩愈被贬的原因,和为国为民兴利除弊反被贬黜至远方、难以生还的悲愤心境;结构上从写传主被贬前的主要经历,过渡到写传主被贬后的心灵历程(或“精神世界);且与结尾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
    16.“可憎的顽固面孔”指:韩愈对王叔文改革的反对态度。 “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指:韩愈对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的坚决抨击。
    17.字面义指韩愈被贬后的“潮州四事”改变了当地的弊政陋习,给那一片地方带来的好处;内涵是指赞颂韩愈的精神世界、所作所为,能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