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题2分,默写每空1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háng)第 披靡(mí) 起迄 钩心斗角 B.装殓(liǎn) 喟(kuì)然 股粟 如丧考妣 C.勖(xǜ)勉 剽(piāo)窃 日晷 饥肠辘辘 D.佝偻(lǚ) 逦(lí)迤 筵席 黍熟黄梁 2.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 A.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向狂放的作者李敖更是踌躇满志,认为胜券在握。 B.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C.长江大桥他都能设计,设计这种小桥还不游刃有余? D.不可一世的敌人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面临彻底灭亡的下场。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对达不到监管标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将以转制或撤销退出市场,对资质好的信托投资公司鼓励其进行创新试点。 B.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费都大得惊人。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 C.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D.“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4.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 D.赵尝五战于秦 5.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非有能硕茂之也”相同的一组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旦视而暮抚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6.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 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 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 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开琼筵以坐花, 。 ② ,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 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 , 多于市人之言语。 ③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二、阅读与欣赏(共40分) ㈠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③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矣 辩:有口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②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B.①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②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C.①与可无以答,则曰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选文通过记述文与可与作者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C.苏轼详写了自己和文与可的诗画交往,尤其对于当时二人开玩笑的诗句记述的完整有趣,表明了对朋友文与可的怀念。 D. 选文第二段在叙写写作情景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和文与可有着深厚的情谊。 ㈡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1-13题。(11、12题各3分,13题10分,共16分) 泷冈阡表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shěn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 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 克:能够。 B.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归:出嫁。 C.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志:记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