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语文) 一、语言基础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zhàn)抖不已。 B.“出发!”他用一种纡尊降贵的男低音慢腾腾地喝道,随即穿过果园向打麦场(chǎng)走去。他大口地吸着黎明时分的凛冽(lǐnliè)的寒气和夜间上了冻的光秃秃的果园的气息。 C.他沿着船舷爬行,手里拿着铁棍和绳子,大炮仿佛很懂事,好像猜出他的诡计似的逃走了。伟大的汉子追赶它。……大炮仿佛瞥(piē)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劈斧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 D.骡车从桥边蹒跚(pánshān)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幅。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huái)的尘土中踯躅(zhízhú)着。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物质空间是人精神世界的 和 。当我们无意中走进一个陌生人的房间时,会 房间内的陈设、装潢,这些物品的风格无疑会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趣味、爱好,甚至性格。巴尔扎克 葛朗台家里的布置和陈设,通过一系列物品的细节描写来刻画葛朗台吝啬如命的性格特征。 A.反映 遗存 留意 描摹 B.反应 遗留 留心 描绘 C.反应 遗存 留心 描绘 D.反映 遗留 留意 描摹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平素我是不说谎的,没有别的理由,只是因为怕累。人活在世上,真实的世界已经太多麻烦,再加上一个虚幻世界掺和在里面,岂不更乱了套?但在我的心灵深处,生长着一棵谎言三叶草。当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被我毫不犹豫地摘下了的时候,我就开始说谎了。 B.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也许是“剧”这个词,将我们引入歧途。以为他人是演员,而我们只是包厢里遥远的安全的看客。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的那样罕见。 C.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D.只有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技艺是可以习得和模仿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B.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持久的兴趣的。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意义,能够超越历史。 C.男孩告诉他自己,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D.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对我还记忆犹新——那是不久以前的事。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的小说简练明快,长篇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理论,叫“冰山理论”。他认为,作者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B.维克多•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九三年》是他人道主义的巅峰之作。 C.伊凡•蒲宁和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俄国著名作家。前者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作有《安东诺夫卡苹果》《米佳的爱情》《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者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D.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重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短篇小说《素芭》,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 6.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 B.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 C.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但所有的作品最终都是有主题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形象大于思想。 D.小说在刻画人物的路数方面不尽相同。不管是描写“圆形人物”,还是描写“扁平人物”,都需要贴着人物的心理写和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7.下列句子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①卡夫卡的《城堡》与《审判》中的主人公都叫K,不仅名字简化为符号,性格也几乎荡然无存。 ②这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甚至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③怎样看待现代小说人物个性的消失呢? ④在无法获准进入城堡和莫名其妙强加的审判面前,人物被一种莫名的体制所驱使,到处碰壁,又甘受摆布。 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派小说与其说是消灭了人物,不如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物。 A.①②④③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④②③⑤ D.③①④⑤② 8.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一个学科名作为开头,再写一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3分) 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9.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句子(5分)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亦。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亦。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1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之于齐楚,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教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2) ,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3)安能以皓皓之白, ?(《楚辞•渔父》)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5) ,则芥为之舟。(《逍遥游》) (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选读》) (7)君子 ,以友辅仁。(《〈论语〉选读》) (8) ,则不复也。(《〈论语〉选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