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李森祥《台阶》教学设计(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语言品味,把握主题。
      1、语言品味:
    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语句,读一读,议一议。
    例: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
       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2、把握主题:
       设问: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3、体会写法:
       请同学们整理收获,体验学法。
    讨论归纳:个性化的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并突出文章的主题。
       要注意详略得当。
       要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
       把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四、走进“父亲”,互动释疑。
    1、走进“父亲”:
       “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