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判断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 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况)。 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 1.承接,可以不译。 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 3.转折,可是。 4.因果,因而。 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 6.并列,可译为并且。 7.并列,不译。 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 9.因果,因而。 10.假设,如果。 【资料窗】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 ①词类活用: 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 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 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 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 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