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案例精选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