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常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文中的“癸酉”表示 “乙卯”表示 2. 在传说中三门是这样形成的: 鬼门的称呼是这样来的: 3.《书传》、《州志》对三门和砥柱的关系分别是这样解释的: 作者的意见是 持此意见的原因 ? 4.《隋书》对砥柱有何说法?作者怎么看? 5. 文中突出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你怎样看这个观点? 【试题答案】 一. 1. D 2. D 3. E 4. D 二. 1. D 2. G 3. B 4. ADE 5. C 6. D 7. A 三. 1. 于是我对这件事有许多感慨。 2. 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却未能到达省了一个分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免不了懊悔。 3. 我对这倒在路边的石碑很惋惜(省谓语),又因此而感叹那些古书 不复存在,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没有人能说明白古书的原貌,(类似的情况 省主语)哪里能说得完呢! 四. 1. 年;月 2. 开始黄河中有一块平如砥的大石,当年黄河泛滥,大禹就把这大石凿成三块,水从石间流过,形成三门;鬼门地势险恶,船和竹筏一进入此门,很少有能平安出来的 3. 三门就是砥柱 砥柱就是三门山;三门和砥柱是两个地方,三门东北五十步是砥柱; 作者认为《书传》和《州志》的作者都没有亲自到过当地,所以认识错误;而自己是亲临考察过的。 4. 认为大业七年,砥柱曾经崩塌,把河道堵塞了,使河道逆流数十里对这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砥柱现在还完整地屹立在黄河中间,况且这里河道的宽度有二十丈,怎么可能有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以至要逆流而上数十里的事呢?因为黄河两岸都是山,大概当时有的山曾崩塌过,人们就以为是砥柱(崩塌了),而写《隋书》的人就把它误记了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