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富的哲理 这是比较独特的一点,一般的悼词中没有这一项。雨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巴尔扎克的逝世使他在痛惜之余,又陷入了哲理的思考:人该怎样活着?生与死的价值意义何在?这些思考便在葬词中得以显现。如评价逝者时,他注重逝者的作品思想价值、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评价其人格时,注重其爱国与勤奋。而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更是发人深省。他认为,巴尔扎克是不朽的,“生前凡为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为灵魂!”他的生命虽已不在,但精神永存,这种死亡并非真正的消逝,而是“光明”和“永恒”。实际上是在昭示人们:活着要给世界留下价值,死后才能真正永垂不朽。 综上所述,悼词以评价为主,注重议论;同时要列举逝者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叙述成分较重;由于是演说词,面对对逝者饱含感情的听众,因此更须以情动人。应该做到议论、记叙和抒情的完美结合。同时,阅读悼词可以加深我们对逝者的了解,懂得这个个体生命的价值意义,从而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 (作者: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韩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