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漫话清高》教学建议与课后练习答案说明(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全班共同学习最后一段,讨论“清高”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应该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例如:当今社会鼓励人尽其才,青年人应该放弃“清高”的观念,积极投入社会、发挥才干,去争取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市场经济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变得惟利是图,作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人还是要保持一点“清高”的操守,等等。
    5.知识巩固。
    带着由交流讨论形成的新认识重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解题指导
    一、设计本题,意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出文章的线索,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下面的参考答案可作为本文提纲。
    1.许由和陶渊明的例子说明在传统的历史文化心理中,有才能而不趋同社会主流的人通常被评价为“清高”。许由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和机会,却不屑于为人君;陶渊明不愿做官,却以过人的诗才扬名──虽然诗才不一定证明他可以做官。
    2.李白、孟浩然的例子说明“清高”标准在人们心目中的不确定性。李白的例子证明标准的严格,孟浩然的例子证明标准的模糊。这种标准的不确定性,说明“清高”不是一个非弄清楚不可的重要概念,虽然这个词含有褒义,但也算不得是对一个人的较高评价。
    3.“清高”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延续了下来。没能发财致富的人自视清高,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发财致富甚至既富且贵的人如果讲一点清高,被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所以“清高”这个概念至今仍有生命力。
    二、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对“清高”这种历史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结合现实社会情况对它的内涵进行新的阐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