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诗】 独处陋室若有所思地东寻西觅, 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 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 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 空房内别无它物, 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 这种光景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 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 令人痛彻心扉,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 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 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却见一行行秋雁掠过, 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 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 但如今夫君已去,书信无人可寄, 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 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 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 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 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 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 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赏析】 《声声慢》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脍炙人口、极具艺术特色的的作品。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在中国古代三千年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诗人。作为女性,她更可称得上是古往今来才情最为卓著、个性最为鲜明的杰出女性的典型代表。 我们知道,词一般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而婉约,历来被认为是词的正宗。李清照继承了传统的婉约词风,却又独树一帜。在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她用女性特有的审美眼光表现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的婉约词,清新婉丽,完全有别于一些男性词人矫揉造作的假托闺情之作。 李清照的词作中,写欢喜快乐的寥寥无几,而写人生悲苦的篇目较多,也最为感人,这是与她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遭际分不开的。李清照出身于一个颇有文化教养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浓厚的文学艺术空气的熏陶,诗文书画样样了得。她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博学好古,喜爱收藏金石书画。李清照精于诗词,亦钟情文物典籍。婚后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且志趣高雅,不仅在诗词创作上互相唱和,而且共同研究整理金石书画。所以李清照的前半生一直生活在翰墨书香之中,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写诗填词、属文著书,与丈夫切磋才艺,茶余饭后弹琴下棋、写字作画、吟风弄月。这时期李清照的词多写闺情相思,充满怡然自得的乐趣,风格是清新婉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