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词七首(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 扬州慢)原文、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词七首》原文、译文与赏析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诗】
    春天的花朵啊秋夜的明月,何时才会完了?
    记忆中那令人伤怀的往事,不知道有多少。
    昨夜晚,无情的东风又吹满了我的小楼,
    月光下,深情的故国之思叫人不堪忍受。
    故都的宫苑应该是美丽依然,
    可我已经衰老了青春的容颜。
    若问苦涩的心中,能有多少忧愁?
    就像那一江春水,不断向东奔流。
    【赏析】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春花秋月”人以多为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反衬出他的囚居之苦,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想看泪眼,正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诗】
    寒风中的蝉声啊,多么凄厉!
    笼罩长亭的暮色啊,更加浓郁。
    暴风雨掠过,刚刚收拾住雨滴。
    京城门外,帐幕里设有送别的酒席,
    却哪里还有往日狂饮的逸绪?
    正在这依依难舍的时刻,
    船家催促说,就要扬帆远去。
    手儿紧紧牵在一起,
    泪水模糊的双眼,留恋地相互凝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