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组织学生探究式阅读 1.出示投影: 明传奇《金锁记》由《窦娥冤》改编而成,对原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做了一些改动,原剧中窦娥的丈夫蔡昌宗在《金锁记》中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的途中,在渡过黄河的时候不幸落水,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提问:你喜欢明传奇《金锁记》的改动吗? 学生甲:喜欢,这个团圆的结局符合了中国读者的期待心理。因为生活的美满是每个人的向往与追求。 学生乙: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却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流于一般的戏曲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这样改,说明叶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想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2.解读葛朗台太太、祥林嫂、窦娥三位女性形象。 学生小组讨论后,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三位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羔羊”一般的葛朗台太太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相信,只有忍受现世的苦难,死后灵魂才能上天堂。因此,面对贪婪冷酷而又极端吝啬的守财奴,她表现得那样忍让、善良和超脱,只相信“幸福只有在天上”。祥林嫂的死主要是封建礼教吃人的结果。在世时,她也曾试图通过宗教来拯救自己,以免遭受被“锯开”的痛苦,也希望死后自己的“魂灵”与阿毛相遇。但当发现宗教不可能拯救她的时候,她便“以死去撞地狱的门”。这或多或少也体现了一些“觉醒”。对于窦娥,在她的一切梦想破灭(官府没有覆勘,“天地”也没有为她伸张正义)之后,她开始了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对原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开始了怀疑和否定。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中怨天咒地的心声已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在她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又是葛朗台太太和祥林嫂无法企及的。 七、课堂小结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也是一位熟悉民间疾苦的艺术家,他用本色又当行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善良、勤劳而又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时代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并且为世界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永不磨灭的形象,《窦娥冤》的确不愧为元曲之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