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鲁迅《药》的主题思想及其教学思路(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夏瑜”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他有一定的觉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有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作者对这个革命战士予以肯定,没有丝毫的批判。作者写夏瑜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以此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从“华老栓”到“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华大妈”“夏四奶奶”,组成一组群像:人民群众长期处在封建统治重压下,变得愚昧麻木,对革命毫无知觉。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分责怪群众。但毕竟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作品向人民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一个侧面,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意识是很清楚的,且看先生的活:
    “我们中国本不是发生新主义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处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身上必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很不像样,所以不会相干。”(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鲁迅这段话最好解释了《药》的主题,而这篇讲话,恰恰与《药》刊印在同一期《新青年》上,鲁迅先生的看法是实事求是、冷静而清醒的。至于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脱离群众”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一个被囚在牢中尚且劝“牢头”造反的革命者,难以想象他平时没有做宣传鼓动工作,因此,与其说“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毋宁说“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更为确切些。
    综上所述,《药》的主题可以这样归纳:作品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毒害劳动人民的罪恶,暴露了人民群众在统治阶级长期重压下陷入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民众觉悟的“药方”。
    对作品理解了,教学设计思路就清晰了。《药》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题。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实事求是,从作品实际出发,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据不同类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去理解整个社会面貌。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教学难点是理解主题思想,教学过程必须通过讲授重点来突破难点,因而我讲授此课时采用“人物形象分析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华老栓”“夏瑜”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以此达到理解作品主题这一教学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