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质是完善国家的民主法制。 答案: A 8.申纪兰是中国唯一出席过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关于她所能见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54年一届人大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②1956年三届人大提出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③“文革”中该制度遭破坏,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权力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辨析能力。一届人大召开是在1954年,①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②错误。③④依据史实判断正确。 答案: C 9.2010年3月,两会期间,中共中央 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等问题,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持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治 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 解析: 材料表明,中共就重大国事问题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并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10.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中的创造性发明是( ) A.直接选举 B .间接选举 C.“海选制度” D.以上都不是 解析: “海选”即广泛选举,是指在选举村主任和居委会主任时实行的民主选举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选举的一大创新。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李新新中国成立时她20岁,1954年作为劳动模范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文革”期间,被错划为“右派”,遭到了红卫兵的抄家、批斗;“文革”结束后,恢复名誉,并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退休,但仍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发挥余热。 请回答: (1)“文革”期间李新被抄家、批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20多年里,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步伐加快,主要表现有哪些? 解析: 第(1)问结合“文革”对我国民主法制的破坏来说明即可;第(2)问应从新时期我国加强立法工作,使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来组织答案。 答案: (1)根源: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左”倾错误的破坏与影响,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 (2)表现:①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②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③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