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关练习(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选择题
    1.据考古专家确定,安徽六安双敦发掘的古墓主人是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该古墓主人身份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
    A.察举制 B.封国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判断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从“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可知,是封国制。
    答案: B
    2.唐朝后期,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灾难沉重。其主要原因是(  )
    A.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 B.皇帝残暴
    C.外敌大规模入侵 D.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强大
    解析: 唐朝后期地方割据势力过 于强大,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局动荡不安。
    答案: D
    3.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为“流 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 理解最准确的 是(  )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中书省,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严格受中央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行省的性质;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D项表述与行省的作用相反;故本题选 A项。
    答案: A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①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中期设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唐朝时由于设节度使而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将含有③的选项排除,故选D。
    答案: D
    5.(2011•湖南浏阳一中高一月考)“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  )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 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解析: 由近臣“代起执政”是指重视近臣参与决策,“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指原来位高权重的三公被闲置。
    答案: A
    6.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 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对比分析能力。秦朝时相权极大,成为君权下的唯一政权操纵者;隋唐时期,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而部分解决了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答案: B
    7.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分封制 是地方行政制度,且是奴隶社会,不是君主专制;②西汉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而本题考查的是宰相制度,故可排除①②。
    答案: D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