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如果作一下分类的话,不外乎观念型政治文明成果、制度型政治文明成果和操作型政治文明成果。[11] 1.观念型政治文明成果 观念型政治文明成果是西方政治文明的理论成果。近代启蒙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天赋人权论、人民主权论、权力分立制衡论等理论成果都需要我们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汲取其精华。 2.制度型政治文明成果 制度型政治文明成果是在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所形成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种制度。如议会运作制度、政治参与制度、选举制度、任期制度、公务员制度、法律制度、监督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使民主政治逐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也需要我们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3.操作型政治文明成果 操作型政治文明成果是以技术和工具形态表现出来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包括决策程序、选举程序、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行政程序和监督程序,也包括任免、弹劾、罢免、示威、游行、结社等民主环节和民主方式。操作型政治文明成果更远离意识形态,更多地具有技术性和工具性,可以为各种性质的社会形态服务。 中国是一个封建文明高度发达、民主基础却十分薄弱的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虽有一些民主思想的火花,但最集中的或者说更多的是专制主义的文化,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也习惯于运用非民主的方式。因此,在这种民主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度里建设民主政治,更加迫切需要积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六)合乎国情的权力配置能保障政治体制良性运行 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的配置。配置方式不同,运行效果大不一样。上述议会制、总统制、半议会半总统制的区别,就在于国家政治权力的配置方式不同。 比如美国,美国国会实行两院制,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选举,任期2年,到期全部改选。参议院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但美国最初是实行一院制的。后经过激烈争论,才实行两院制。美国国会为什么要实行两院制呢?主要原因有:(1)适应联邦制共和国的需要,既要反映选区选民的利益,又要保护各州的利益。(2)为了制约众议院议员的过激与冲动。华盛顿解释为什么实行两院制时,曾非常形象地把两院的关系比喻成装满滚烫的咖啡的杯子与碟子的关系,他说:“我们将立法置于参议院这个茶碟之中是为了使之冷却。”(3)实现立法机关内部的分立与制衡,防止单一的立法机关走向专制与腐败。(4)设立一个成员任期较长、较有经验且相对独立的立法机关──参议院,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稳定性和内外政策的连续性。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指出:“政府中如果没有一个精选而稳定的组成部分,其愚昧多变的政策会使外国失去其敬意。”所以美国是由参议院批准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实践证明,两院制比一院制更符合美国国情。 再比如法国,法国历史上既试验过总统制、又试验了议会制,最后选择了半议会半总统制,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对国家政治权力的配置在不同的国家机构之间进行调整。但不同的政治体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却迥然不同,总统制在法国导致了专制,议会制在法国导致了政局不稳,半议会半总统制则引领法国走上了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强国的道路。 有鉴于此,中国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国家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七)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新体制是否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而且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过分超前和无限滞后都是要不得的。 比如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高乐主张实行总统制,左派则主张实行议会制度,当时法国人民关心的是不能出现个人专制,所以主张议会制的左派占了上风。戴高乐在自己的政治设计无法付诸实现时选择了辞职。随后建立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政治体制上极大地削弱了总统和政府的权力,确立了国民议会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强调国家主权由公民通过国民议会和通过公民复决来行使。国民议会作为第四共和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是由众多政党组成的。这种情形导致了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的频繁更迭。政府频繁更迭和政局动荡引起了法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要求改变这种状况。1958年5月,科蒂总统提名戴高乐组阁,国民议会在授予新政府制定新宪法的权力之后宣布休会。至此,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结束。 戴高乐重新出山,他的关于法国政治体制的设想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如前所述,这也是当时法国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使然。新的政治体制引领法国走上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道路。可以说,法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成功的。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激进的建议,但当时时机并不成熟,如果冒然推行,势必引起社会动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如果将政治体制改革无限期推迟,又势必影响全国各个阶层人民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都提出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十分及时的英明的战略决策。 总之,以多党竞争和议会民主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整体上适应于其本土国家,却不能被搬用于中国,但其中无疑包含诸多有益于中国的因素;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无疑符合中国国情,但亟需改革和完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我国在新世纪如何借鉴当代西方各国政治体制运作的实践经验,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以保障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蓬勃发展。 九、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独立初期的美国,是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回答1-5题 1.北美独立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B.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C.取消黑人奴隶制度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北美独立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 A.北美人民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B.赢得法国荷兰等国援助 C.北美大陆军英勇善战不屈不挠 D.黑人奴隶纷纷反叛 3.谢司起义最能说明 A.震憾邦联统治者 B.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十分必要 C.当时邦联国会软弱 D.加强国会权力十分必要 4.为了解决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美国迫切需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一部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于 A.纽约 B.华盛顿 C.费城 D.白宫 5.之所以说北美独立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主要是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废除了南方奴隶制度 C.实施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主张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了三权分立为特点的代议制度。回答6-10题 6.美国1787年宪法吸收了 A.英法资产阶级政汉学说的精髓 B.威廉格莱斯顿的政治学说 C.马丁路德思想学说 D.杰佛逊思想学说 7.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体现的是 A.法律至上的原则 B.州权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的原则 D.民主共和的原则 8.美国国家制度的根基是 A.民主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9.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突出体现在 A.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B.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C.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须经参议院认可 D.总统、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10.美国1787年宪法:既避免了邦联制松散,又防止中央权力过分集中,这是因为美国实行 A.邦联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美国1787年宪法为分权与制衡作为原则。回答11-15题 11.美国总统掌握的权力是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行政权 C.最高财政权 D.最高军政权 12.美国总统①政府首脑②武装部队总司令③直接领导政府④拥有宣战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在美国拥有终身任职的官员可能是 A.联邦法院大法官 B.参议院议长 C.众议院议长 D.总统 14.有权弹劾总统的是 A.众议院 B.参议院 C.中央情报局 D.联邦法院 15.美国法律生效需 A.参议院通过 B.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 C.总统批准 D.最高法院通过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回答16-20题 16.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 A.协调各种存在着的矛盾 B.加强联邦中央政府权力 C.确保国家摆脱英国统治 D.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17.下列曾经对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影响的是 A.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B.《罗马法》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18.美国的国家制度有①立宪制②共和制③总统制④联邦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对美国1787年宪法评价正确的是①巩固了独立战争胜利成果②加强了美国中央联邦政府权力③具有一定的民主性④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