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证】(1999年,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解析】正确答案是B。解题时要立足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理解。B项是根本原因,A、C两项是表面原因,D项是战争借口。 【例证】(2004年,江苏)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解析】正确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对两次鸦片战争关系的认识。继续是指带有延续性的行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都是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因此,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是继续的主要体现,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方式虽然类似,但不能明显体现延续性。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共同发动的,两次战争的发动国不尽相同,因此D的表述是错误的。 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⑴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激烈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日本侵略中国是资本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⑵从日本方面看: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封建残余,日本统治集团早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征服朝鲜在大陆政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⑶从列强方面看:向帝国主义过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扩张。美、德、法希望借助日本扩大侵略利益。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俄国因准备不足采取不干涉政策。 ⑷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中日共同出兵朝鲜,日本借机扩大事端,发动战争。 【例证】(2003年,长沙)日本选择甲午年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其有利的国际国内背景有 ①欧洲列强矛盾尖锐②美国崛起寻找盟友 ③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④清朝洋务运动取得较大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正确答案是C。19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霸权矛盾十分尖锐,给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时机,即确定正确答案在A、C中选,又美国崛起,其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亚太地区,只能激化美日矛盾,帮排除含②的A项。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主观方面:清政府腐朽,造成中国军队在战争中失败。战争前,面对一角即发的战争形势,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而不认真备战;平壤战役中,清军执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的政策。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际,大搞万寿庆典,不展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 【例证】(2004年,北京海淀)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 A.李鸿章推行“避战自保“的方针 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 C.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解析】正确答案是A。本题属因果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史实并对其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经回顾相关的课本知识解知:由于李鸿章举行“避战自保”的方针,在中日双方交战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消极抵抗,使北洋舰队丧失了制海权,黄海战役失利。 6.有关义和团运动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特点:一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开始,到1900年6月负起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义和团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二分散性:义和团始终是各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领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