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完成了工业的集中,它使工业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它的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曼彻斯特的煤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到了首都伦敦 ②1830年,史蒂芬孙坐在行驶于利物浦到伦敦的列车上 ③大工厂纷纷离开了溪谷水岸,落户于人口中心或市场 ④伦敦的市民们老是抱怨无穷的烟云飞翔于城市的上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四个选项均符合以蒸汽机作为象征的工业革命的特点,但材料要回答的是蒸汽机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局限性。故排除④。 2.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民族主义萌发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B、C符合题意,但B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不符,故选C。 3.面对五十年不遇的洪灾,坚强的灾区人民没有叹息,没有等待观望。广大农民投入多台抽水泵进行生产自救。乡亲们所使用的抽水泵属于内燃机。它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B项。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排除。 4.“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世界性市场的孕育应该是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就开始的,故排除①。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2: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 材料3: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2有关的历史事件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 (3)材料3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4)材料2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3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 (5)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