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第(1)问,根据“…‘新发现’的美洲”一句分析出是新航路的开辟。第(2)问,材料2中的图片表示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果,因此要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回答。第(3)问,抓住题目所给的时间“19世纪中期”和材料中的描述进行回答。第(4)问,回答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可。第(5)问综合要点回答即可。 答案:(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3)“世界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完成。 (4)材料2中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与使用,大大改变了世界交通运输条件,为英国世界工厂获取原料和市场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 (5)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一、选择题 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项目数有( )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与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丙:《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丁:《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工厂制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甲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的出现。乙、丙、丁三人说法符合史实,均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 2.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市场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产生了工场手工业 C.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D.新航路的开辟是“寻金热”的结果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于殖民扩张,殖民地扩大,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许多商品供不应求,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故A项正确,B项因果关系倒置,排除C、D两项,与题目无关。 3.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B.英国棉织业率先采用机器和工厂制,提高了棉布产量 C.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D.工业革命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棉布成为低档商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时间和棉布价格可知英国棉纺织业应用了新技术、新机器,引发了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 4.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