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第七单元练习(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时说:“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何会发生矛盾?
    (4)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
    (5)通过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的?
    三、问答题
    “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结合有关史实,指出这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各自最终结局如何?据此,你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A  4. D  5. B  6. C  7. C  8. D  9. C  10. C  11. A  12. B
    13. D  14. B  15. A  16. B  17. C  18. C
    二、材料解析题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退到私人买卖。根本目的是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5)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6)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1)措施: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制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目的:使生产和消费趋于平衡,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3)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和分配问题,忽视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
    (4)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产品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5)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可以加速发展国民经济,这一做法是符合实际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干预方式遏制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也是值得称道的。这说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
    三、问答题
    俄国: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2年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特点:俄国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再生产;美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经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