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A.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 B.注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C.导致对斯大林个人的崇拜达到严重程度 D.成为战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 11.“斯大林模式”最严重的弊端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取消自由贸易 12.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布局不合理 13.右图传递的信息不包括( ) 苏联农民加入农庄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4.苏联领导人主观地认为,要实现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 ) A.采用市场经济体制 B.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坚持新经济政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5.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各地出现农业集体化浪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的推动和压力 B.对粮食需求的增长 C.农民自愿、自动加入集体农庄 D.“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推动 16.“斯大林模式”建立的内部原因是( ) A.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B.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C.斯大林个人因素起了决定作用 D.粮食问题严重 17.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18.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没有使苏联经济获得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④1975年以后,改革停滞不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