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0.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6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 产有什么作用?(4分) (3)读图8,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 特征。(6分) (4)读图9,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 的主要问题。(6分) (5)2001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 (8分) 40.(30分)答案要点: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回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等亦可)。(6分) (2)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2分)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2分) (3)耕地比重较小,(2分) 森林比重较小,(2分) 草地比重较大。(6分) (4)农业产值比重偏高,(3分) 牧业、林业,渔业产值比重偏低。(3分)(答出牧业偏低得2分) (5)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国可耕地少、人口多。(4分)②要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一靠改革,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4分)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官……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二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 材料三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 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客。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40分)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16分) (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8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 37.(共40分) (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旅顺、大连被沙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沙俄将它在旅顺、大连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同意苏联在中国旅顺、大连享有特权,后国民政府予以承认;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订立协定,中国在旅顺、大连的主权得到恢复。 (2)清末,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任人宰割;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3)清政府对外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武力争夺中国的领土,背着中国拿中国的领土进行交易。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B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37.(34分)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利遂,……(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 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 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材料三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数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 控守要害。……边备大劫,故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围,田野 日辟,商赏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嘉峪关魏晋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 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 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3)参照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成 为中华民族的心声。1933年,中国军民在长城一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请举出其 中的一个事例。 (5)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国华民族的象征。 37.答案要点: (1)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张骞通西域。 (2)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密切。抵御匈奴侵扰;实施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 济发展。 (3)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与蒙古议和互市。边塞安定,互通贸易,长城南北 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4)中国守军在山海关、长城各口抗击日军(或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5)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 (五)春季卷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安徽卷)历史试卷 18.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C 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②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 ①②③ B. ①③ C.①③ D. ①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