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包括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 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知识结构: 政治斗争:1945.8-1946年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 武装斗争:1946.6-1949年解放战争(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最后胜利) 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基础填空: 一、背景:抗战胜利前后(两种命运:和平民主、独裁内战) 二、过程 1、政治斗争(1945.8-1946.6) (1)原因: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毛泽东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 (2)过程: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结果:国民党撕毁政治协议,1946年6月发动内战 2、军事斗争(1946.6-1949): ①战略防御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底,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重点进攻: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②战略反攻: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最后胜利 北平和谈:1949年4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签 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同步导练】 1、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C A.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解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 D.保证人民权利 2、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 A.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B.国内舆论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C.中国共产党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D.国内建设需要和平 3、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意图是( )D A.与敌军进行决战 B.解放全中国 C.彻底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4、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战术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诗中反映的是( )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