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对其恶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 C.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言:“向时纹银每两兑钱千已难,今则每两兑至千又六百。”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丁银税增加 B.官场贪污成风 C.封建经济衰落 D.鸦片输入激增 3.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B.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一种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同西方展开“商战”保护本国利益 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D.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 5.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6.1842年,“天朝上国”惨败于英国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国 7.阅读下列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说明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年 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6.1 221.6 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 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 C.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D.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8.咸丰统治时期与道光统治时期对比,明显的区别是 A.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封建经济逐步地解体 C.学习西方思潮日益深入 D.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9.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抵御外来侵略 C.探索救国道路 D.发展资本主义 1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②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③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④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大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A.① B.③ C.②③ D.③④ 1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侵华规模 B.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自由贸易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3.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事件是 A.1861年辛酉政变 B.总理衙门的设立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外务部的成立 1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 C.兴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15.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政局变化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B.皇帝失去了控制国家的实权 C.中外关系出现暂时“和好”局面 D.国内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16.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 B.外商操纵中国出口商品市场 C.自然经济在中国已不占主体地位 D.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 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18.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 A.李鸿章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李鸿章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C.李鸿章找到了工业生产规律 D.洋务运动的重心转移 19.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的路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态度不同 B.社会背景不同 C.政治主张不同 D.阶级属性不同 20.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