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B.端正民心民志 C.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D.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18.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19.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20.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B.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2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发展主要表现为轻工业方面 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 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下列是张明把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与他们创办的企业进行的连线搭配,其中错误的是 A.张謇——大生纱厂 B.周学熙——新洋灰公司 C.陈启沅——发昌机器厂 D.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 2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而产生 C.不是手工生产而是机器生产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24.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出现在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提倡使用国货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6.1949一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一农民土地所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一个体小农经济一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互助组一初级社一高级社 27.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8.“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