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问题 探究 验证(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社会制度
    实施群体
    主要作用
    享有权力
    (注意:达成的目标是把握重点,厘清难点;交流的主体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应用的内容应包容课本内外材料互补、学生已有的认识与课本结论、最新的史学观点之间的思维碰撞)
    互动广场:
    1.举几个自己感触最深的例子;
    2.引入热点问题讨论,如:党中央对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的处理;
    3.情感共鸣:对党的民族政策理解和维护。
    三、验证(重在落实,有效拓宽、强调发展)
    达成方向:强化应变能力,放大思维的发散功能,扩大对关联知识的迁移能力,养成缜密的历史推断力、(如:拓宽某一知识的多角度思维空间;对新史观的认识和应用;问题的重新设计、变式训练;解题的技巧规律的总结和运用)
    验证1:从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民心”验证了民主的重要性;
    案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到延安,他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促膝谈话。黄炎培希望毛泽东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上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 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原则。“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整理自美国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材料三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说:“我认为蒋介石与毛泽东、孙中山相比,他输在没有清晰地描绘出一个被人民接受的中国的未来。在赢得民心方面,我认为他始终没有成功。”
    ──摘自《复兴之路》
    思考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探求这一“民主”之路,我党在此后的民主革命进程中进行过哪些努力?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已经找到了新路”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思考中共在哪两次会议上“描绘出一个被人民接受的中国的未来”的?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的取向上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是否“赢得民心”方面的成败之处。并谈谈你有何认识?
    【探究】本题围绕“民心”探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综观人类文明的进程,决定性的力量终是人民群众。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近现代以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有意识走上了一条立足人民、服务人民的独特政治道路。事实证明,正是这种“为人民服务”、“军民鱼水情”、“人民战争”等一系列全新的理念和政策,使中国共产党最终由弱到强,不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英美势力支持的蒋介石政权,而且还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彻底摆脱了中国自近代以来不断挨打的局面,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验证2: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看,“执政为民”理念凸显了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案例: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二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从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从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科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实现了)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0年《中国人权五十年》
    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人权宜言》与《世界人权宜言》的异同,并指出其原因。
    (2)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人权观的特点。
    验证3:比较、逆向、发散推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