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到2006年6月,我国的移动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29.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30.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各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清朝皇帝雍正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1)材料一中,雍正皇帝如何看待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4分) 材料二 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认为:“英国农村很早就与岛国的民族市场结为一体了。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产所。这一发展中的农业是炼铁工业的最佳主顾。”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的关系。(6分) 材料三 1935年,中南银行催申新公司归还银行借款,申新总公司致电中南银行说:“实感农村经济窘迫,百般兜售,奈终少受主……刻拟将该布仍退装上海,以期早日了却此手续。” (3)据材料三,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分) 材料四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时指出:“必须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你认为农业与工商业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6分) 32.(20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5分) (2)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10分)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5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选项CBDAACAADBBBDA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选项CDCCBABDCDCAD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各20分,共40分) 31.(1)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4分) (2)英国农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剩余劳动力和市场,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6分) (3)农村经济残破,市场狭窄。(4分) (4)农业是基础,但农业与工商业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又支持了农业的发展。(6分) 32.(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西方殖民者开始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5分)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市场基本形成。(5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的贸易额增加三倍以上,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开始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5分) (3)促进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富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使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5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