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1、从2008年末至2009年初,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发行“中国牛年新年”邮票,以此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己丑年。下面所出示的邮票是世界各地发行的纪念牛年的邮票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中国的“牛文化”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明清时期 加拿大发行的牛年邮票 泰国发行的邮票 西班牙发行的邮票 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合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 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 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 4、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ks.5u B. 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 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 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5、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 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 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 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6、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7、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统治者“不抑兼并”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8、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这三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 1840 1949 1956 B. 1912 1949 1978 C. 1912 1952 1956 1840 1956 1978 9、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曾向明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以地球为一圆球,把东、西方两个已知世界汇编在同一幅地图上,引进了南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并且第一次在中文地图上使用了赤道、回归线、极圈、北极等名词。你认为该图绘制的时间应该在 A.新航路开辟前 B.新航路开辟后 C.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0、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②“黄金热”的驱使 ③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 ④封建制度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①②③④ 11、对于印第安人而言,1492年哥伦布首次出航美洲意味着 A. “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B. “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C. “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12、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之所以能成为近代第一批世界大国,其主要因素 ①两国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列 ②两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英法两国的力量尚不及西班牙和葡萄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①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