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期中考试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重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l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进入中国,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
    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15、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
    C、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 D、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6、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
    17、右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 这种
    现象说明( )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期
    18、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稳定发展时期,在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到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
    19、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20、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21、“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罗斯福新政举措中能体现挽联中“大同”思想的主要是
    A、实行工业复兴政策 B、恢复银行信用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调整农业结构
    22、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B 在工业革命时代,企业家不能自由解雇工人
    C 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 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D 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开始于工业革命进行中
    23、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使工业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② 使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
    ③ 使科技人才成为决定性因素 ④ 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4、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25、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