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考生必须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涂在试卷的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生产关系比井田制进步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3.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5.中国古代贾思勰所编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空缺)而不录。”这说明贾思勰编著这本农书的目的是:
    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 B.发展手工业
    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 D.重视发展农业
    6.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7.小五被时空穿梭机送到宋朝汴京旅游,他可能看到和遇到的情况有①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②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③白天到城郊购买瓷器 ④市场和居民区被高高的城墙分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9.“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10.在广东汕头南澳海域打捞的“南澳I号”古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瓷、青花瓷等瓷器,令小明同学失望的是,从这艘船里打捞不出他特别喜欢的珐琅彩。由此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1.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反映了当时苏州的情况有①工匠有专门的技术技能 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到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3.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5.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