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要求中书、门下的职责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明太祖所总结的前朝设丞相的弊端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3)材料二中“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2分) (4)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一致目标,并分析两者之间差别的偶然性与必然性(6分) 14.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你同意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阐述理由。 15.根据以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 ①出现的朝代 ②出现的原因 ③工作方式 ④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DBABDCBDDCDB 二、非选择题 13.(1)皇帝的旨意如有所不当,大臣们应掘出意见。 (2)是错误的。专权乱政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皇权至上。 (3)皇帝总揽。 (4)都是要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唐太宗能够实行专制集权制度下的民主是历史的偶然性现象,而专制皇权的强化则是这一制度的必然性。 14.略。[提示:积极影响:(1)利于全国统一;(2)利于兴修水利,推动农业发展;(3)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形成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1)大量官员会加重人民负担;(2)封建国家对商品生产的干预,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3)是促使阶级矛盾扩大、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5.①清朝 ②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设立军机房,不久,改为军机处,后来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其他业务。 ③皇帝选亲重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④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