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每周一练”系列试题(18) 一、选择题(12个小题) 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 A.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B.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 2.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 (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重要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3.陈桥兵变折射出当时威胁中央集权最严重的因素是 ( ) A.武将拥兵自重 B.皇帝昏庸无能 C.军队人心离散 D.阶级矛盾尖锐 4.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 A.明成祖时 B.明太祖时C.明宣宗时 D.皇太极时 5.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 ( )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6.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因为 ( ) A.皇帝把军权掌握到自己手里 B.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 C.军机处大臣只是上传下达,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D.原来权力很大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不再限制皇权 7.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一项是 ( ) A.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控制六部 B.改变地方行政机构,分散地方权力 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建立内阁制度,商讨国家大事 8.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始终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 B.军机大臣品级较高 C.乾隆帝时在隆宗门内设立 D.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9.周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10.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地方行政长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 C.可以在辖区内铸造钱币 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力控制的工具 1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2.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二、非选择题(3个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便者,皆应执论。” ——《贞观政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