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一中2009级模块学分认定历史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 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2.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 3.商代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它主要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的高超技艺? A.冶铁业 B.青铜铸造业 C.炼钢业 D.制陶业 4.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A.工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 5.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6.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提倡商品经济 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C.认为工商并重 D.强调重农抑商 7.一剧组要拍一部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电视剧,其中达伽马说的台词是 A 我发现了新大陆 B 我发现了美洲 C 我到了印度 D 我完成了环球航行 8.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扩展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经济全球化趋势 9.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图3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A.早期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 C.工业革命 D.信息时代 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 B.汽车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1.马克思曾经预言: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是在 A. 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晚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12.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张 謇 荣宗敬 荣德生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14.20 世纪一位 《 纽约时报 》 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美国这一现象出现在 A .美国独立战争后 B .罗斯福新政后 C . “大危机”爆发后 D .二战后 15.罗斯福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于 A .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先河 C .平衡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 D .保障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 16.十月革命后,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