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学科最后阶段复习检测试题(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52.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53.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71年该体系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C.美国经济实力由盛至衰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走向“滞胀”
    54.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55.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56.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指
    A.欧共体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D.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5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必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
    C.金砖四国已经结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58.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D.积极发展“新经济”
    59.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60.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
    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请回答:
    (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1分)
    (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2分)
    (3)读材料三,分析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表明了什么?(2分)
    62.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8分)
    请概括指出它们各反映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产生怎样的重要历史影响?(4分)
    6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析》,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左图)和民国时期(右图)的女绣花鞋
    材料三 20多年前,“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见图二)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3分)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习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的服饰的变化原因。(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