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巴中市高2012级四校联考期末试卷(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7.(20分)2010年6月14日,松山机场与上海虹桥机场开辟直飞定期航班,对打造台北、上海等城市“一日生活圈”,对城市间科技、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无疑有正面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抓紧军事部署,随时准备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但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 ……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 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后,……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和平统一 两岸双赢》
    材料二 台海“三通”启动
    工人为直航台湾的货轮解开揽绳 台湾旅客乘坐深航班机开心回家
    材料三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罗伯特•伍德在当天(2008年12月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跨越台湾海峡的这些交通联系是非常积极的举措,我们一直并将继续鼓励台海两岸对话。
    ——《四川日报 》
    材料四 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政治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阎延文《台湾风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的由来和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峡两岸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的努力。(6分)
    (3)据材料一、三,分析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根本原因。(4分)
    (4)概括指出材料四的观点。并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5分)
    巴中市高2012级四校期末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BCADD 6---10 AABAC 11—15ACADC 16—20DCCAD 21—24DCBD
    二、主观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题(12分)
    (1)A:城市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 城市 D: 进行经济建设(开展现代化建设)(4分)
    (2)正确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2分).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2分)
    (3)挫折: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关系: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2分)
    26题. (20分)
    (1)性质:工农民主专政。(2分)
    特点:对广大工农兵实行广泛的民主。(2分)
    (2)不同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地丰阶级实行专政,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允许支持抗日的开明地主进入政府部门任职,保证他们的财产和投资经营的权利。 (2分)
    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2分)
    作用:使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分)
    (3)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人民意志的体现;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推动了三大改造的开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答对四点即给8分)
    (4)民主政治建设 或政治现代化(2分)。
    (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27题.(20分 )
    (1)由来: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退居台湾。(2分)
    阻碍因素:美国介入(或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文化大革命干扰;台独势力。(3分)
    (2) 努力: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举行汪辜会谈;颁布《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党高层领导频繁接触;启动“三通”……(任答三点6分)
    (3) 变化:从武力威胁、干涉到欢迎两岸实现“三通”。(2分)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分)
    (4)观点: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2分)
    认识:两岸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只要言志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