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高2012级四校联考期末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 据《川陕革命根据地南江斗争史》一书记载,1933年6月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后,川陕苏区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后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积极参加红军 C、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苏维埃政府所有 D 、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农民私有。 3.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A、政府和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的地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5.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局发生的关键性变化是 A、日本发动“华北事变”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6.延安整风运动时,毛泽东曾形象地把一类人称之为“思想上的懒汉”,这类人是 A、教条主义者 B、宗派主义者 C、客观主义者 D、唯物主义者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 C、共产国际的决定 D、英美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分 D 、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9.下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场景应发生在台湾光复 A、1945年 B、1949年 C、1997年 D、1999年 10.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赫然写着: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落款是: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如何坚持抗战 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C、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1.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其最大的战略意义在于 A、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B、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1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提出“两个务必”,这主要是因为( ) A、新中国即将面临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封锁包围 B、共产党人即将面临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反抗 C、共产党人即将面临成为执政党的考验 D、新中国即将面临国际国内两种反革命分子的武装破坏活动 1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 14.“三大改造”时期,国家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即在一定时间内给民族资本家分股息、分利润。国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民族资本家的合法权益 B、调动民族资本家的经营热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