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人文思想想盛行 33.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34.在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35.古代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二.材料解析题 36.(16分)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2分) 37.(14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6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4分) (责任编辑:admin) |